正文 第20章 人生聚散兩依依(3)(3 / 3)

4月2日,《北京日報》發表訃告,治喪委員會有張奚若、周培源、錢端升、金嶽霖等十三人組成,想來最傷心的莫過於金嶽霖。這個女子叫他愛了一生、癡了一生、孤單了一生。如今,她飄然遠去,叫金嶽霖如何麵對今後自己的人生。如果說以前是個“情”字,現在就怕隻有一個“憶”字了。

金嶽霖曾經回憶過林徽因的追悼會:“那一年建築界正在批判‘以梁思成為代表的唯美主義的複古主義建築思想’,林徽因自然脫不了幹係。雖然林徽因頭上還頂著北京市人大代表等幾個頭銜,但追悼會的規模和氣氛都是有節製的,甚至帶上幾分冷清。”

金嶽霖知道林徽因喜歡熱鬧,但他亦無力在她人生最後一程給予她這些,金嶽霖隻能送上熾熱頌讚與激情飛瀉的挽聯。上聯是:“一身詩意千尋瀑”,下聯是:“萬古人間四月天”。

此處的“四月天”,取自林徽因一首詩的題目《你是人間四月天》。這“四月天”在西方通常指豔日、豐碩與富饒。金嶽霖“極讚”之意,溢於言表。

林徽因的遺體安葬在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鑒於她曾參加過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工作,該建築委員會決定,把林徽因親手設計的一方富於民族風格的花圈與飄帶的漢白玉刻樣移做她的墓碑。碑上鐫刻著“建築師林徽因之墓”字樣。按照梁思成與林徽因此前約定的“後死者為對方設計墓體”的承諾,梁思成親自為妻子設計了墓體,墓身沒有一字遺文,就像北京的城牆沒有幸免一樣。

其實金嶽霖、梁思成他們不知道,此時的林徽因對一切都巳經釋然了,她需要的隻是靈魂上的安靜。凡塵的紛擾,古城的呼吸,都巳化成西湖碧波的春水泱泱,縱使古城今日不被摧毀,將來也會被歲月的巨輪吞噬。萬事萬物終究都有宿命,都有它的歸屬。誰都不該為誰的離開感傷;誰都不該為誰的流逝落淚。在生死輪回,緣起緣滅中,我們隻需用微笑的姿態來麵對。

無可厚非,林徽因這一生是極美的,冰心提起林徽因開口就說:“她很美,很有才氣。”

林徽因就是西湖裏那朵潔淨無塵的白蓮;就是白雪紛飛中傲然挺立的紅梅;就是恣意飄蕩青石小巷的清風,用千百種姿態與我們相遇,相知。如今蓮花淡去,紅梅微笑,風兒輕言,她要離去,在美麗的天堂唱起多情的歌聲。那一刻她會不會與徐誌摩相逢,那一刻他們會不會再次相愛,如若可以,絕不放手,好好地愛一場。

2007年,一代才女林徽因紀念碑落戶杭州花港觀魚公園。在這塊新穎別致的紀念碑上,人物像和記述文字全部鏤空,紀念碑由杭州政府和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共同建造,林徽因的墓碑上寫的卻是“建築師林徽因之墓”。盡管林徽因這一生與詩文牽係著不解之緣,但她更大的造詣和榮耀還是在建築行業。

在美麗的杭州,林徽因留下了最雅致的身影。曾經好感動《紅樓夢》裏林黛玉灑淚葬花的情景,她說花有靈性,隨水而下,去了什麼髒的、臭的地方就不好了,還不如放置絲袋裏,將它葬了,留有一生的傲骨,一世的清潔。林徽因就是那落花,匆匆來人世走過一遭,行過千山,踏過萬水,如今飄然遠去,留落淡淡的清香,我們醉了,亦清醒了,這個雅致的女子是偶然帶到塵世的仙子,就此別手,放她離去。笑看春風,歌送彩霞,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