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止損
文:連諫
大學畢業後,她一個人在陌生城市裏晃蕩了三年,隻因心裏惦記著一個人。他去了英國讀研,臨行前,對淚流滿麵的她說,如果兩年後彼此的心沒有變,那麼,他們在一起。
她決定等他,為了生存,一個人打拚,艱辛嚐盡,直到某個患了感冒的夜晚,她開始發燒,咬牙捱到早晨,連起床的力氣都沒了,一路掙紮著去了醫院,獨自擎著點滴去輸液室,坐在諸多有親友關愛的病友中間,眼淚就浩浩蕩蕩地滾了下來。
盡管這份冷凍期長達兩年的感情令她的朋友們不看好,可她還是忍了。
終於,他回了,給她電話,約她吃飯,在他家樓下的某肯德基店。要了漢堡、薯條、飲料等等。
他們四目相對,她微微地笑著,流下了如願以償的淚,盡管,冬天的肯德基塑料桌椅又冷又硬,可她心裏,顫顫地走過了一陣又一陣春天般暖軟的風。
然後,他們開始同居,他開始找工作,她亦像溫暖體貼的妻一樣幫他手機各類有益於找工作的信息,為他燒菜為他洗衣。
終於找到了工作,美中不足的是離他們住的地方有些遠,中間還要換乘一次公交車,單是每天花在路上的時間就要三個小時,往返跑了一周後,他與她商量是不是可以到他公司附近租房。
她想說,可是搬過去離我工作的地方就遠了呀。猶豫半天還是沒說出口,想,他的事業剛剛起步,還是給予一些支持吧。
他們搬了,來回奔波的那個變成了她,總之,後來的日子裏,他總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得到她的支持,因為愛,她一次次地選擇了給予溫暖。
可給予得太多,她都快把身心給予成一個巨大的空洞,他怎麼就舍不得拿一點好來填充一下呢?
她開始隱隱的不安,從不安又漸漸轉化為不滿,也想過放棄,可一想到自己為他付出的那些年華、那些舍身忘己的好竟還沒換回一分回報呢,就有些不甘了。
很多時候,她覺得自己像個執著的垂釣者,不停地把自己的人生精華切下來做了餌掛在鉤上,想釣到的不過是一點溫暖一些關愛,可她都快把自己給透支了,那尾叫愛的魚依然在不遠處悠哉遊哉,在某些心灰意冷的時候,她想她的堅持已經不再單單是等待,而是舍不得被付出的年華以及關愛,就這麼打了水漂。
其實,當他在出國前把是否止損的決定交與她時,她就該當機立斷,因為愛一個人,是從生命到靈魂的深度相互擁有,而不是把一切交由荏苒的光陰檢驗,如果此時她選擇了守候是對愛情的虔誠,那麼,在他回國後請她吃完第一餐飯後,她就該對這份愛收手,因為愛是感念,她等了兩年,換來的不過是就他的近、在又冷又硬的桌椅上與他共進一份隻能提供果腹毫無感情色彩的快餐,如果此時她選擇了繼續是因為真愛不必拘泥於形式,那麼,在他找到工作後要求她搬到他公司附近租房,她就應該果斷地說不,因為相愛是一種體恤、愛一個人就是盡量讓對方活得輕鬆快樂,而不是疲於奔波;她依然沒有……
在生活中,那些不盡人意的愛情之所以到了兩兩相厭的程度卻依然在苟延殘喘地繼續著,更大的原因,不是心底裏對彼此還有眷戀,而是舍不得曾經的付出還沒有收到回報就這麼草草收局,其實,某些時候,持有不良愛情就要像在股市大跌時要有當機立斷的止損觀念,雖說最偉大的愛不要期望回愛,可是,堅守一份永遠不可能有回愛的愛,該是多麼的蒼涼無望?
如果我們沒有偉大到對付出的愛不期望回愛,那麼,對那些已經付出的、永不可能換回溫暖的愛,我們就要像對待業已丟失且永不可能找回的錢包,丟就任它丟了吧,不必執著流連於回望的路上,希望奇跡出現,否則,我們或許會因為錯失更好的人生美景,豈不更是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