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價值
文:連諫
自古以來,在婚娶嫁資上被妖魔化了的隻有女人,縱觀流傳至今的傳統劇目,相府千金王寶釧要寒窯18年等她的丈夫載譽歸來,要不是眼明手快搶了大槍頭就要淪落到做小老婆了;七仙女要變成凡間姑娘愛上窮董永;白蛇精要化身白娘子愛上不知好歹的貧書生許仙……類似故事在傳統劇目裏比比皆是,總之,女人一定要舍棄自我往下愛才符合大眾對女人的道德審美,如果她們愛上的是富豪,後來遭此等變故,不要說世人的讚譽,說不準連同情都不肯施舍丁點。在文化不那麼普及的過去,這些劇目就是普及道德情操的聖經,女人的操守,就應該以此為美。其原因不過就是,在過去的年代,能接受教育以及用文化的方式普及道德水準的是掌握了社會話語權的男人,所以,他們不僅要把三從四德普及得深入人心,還要把女人就應當白送普及得人人點頭稱是。
就現在,不少男女依然為訂婚錢的多少而嘰嘰歪歪,女方要求的訂婚錢多,眾人會說這家人眼裏就剩錢了,在賣閨女;女方不要求訂婚錢,不僅眾人會說這家閨女不值錢,遇上個把多事的,還會分析女方不要錢的原因,哪一條原因都不是能擺得上台麵來說的。而男人如果沒花銀子就把媳婦娶了回來,別人會豎起大拇指誇他有本事,如果男方為結婚花了大把銀子,別人會在羨慕他有錢的同時鄙夷他娶來的老婆被娘家論斤賣了,總之,無論男人在訂婚時花不花錢,也不論女人要不要訂婚錢、要得多少,披一身讚譽的永遠是男人,承受非議的永遠是女人。
而大多男方家庭總是,在把媳婦娶回家之前,觀念跨進了現代社會,男女平等,勿論老理,因為這樣可以省銀子;結婚後堅決退守封建觀念,娶進我家你就是我家人了,還顧著娘家就是胳膊肘往外拐,節要在我家過,天倫之樂要我家享,生娃要隨我家姓,上要孝敬公婆,平要扶持丈夫,婆家是你奮鬥終生的戰場,娘家是去作客的地方,至於法律上的男女平等,還是讓它見鬼去吧,隻有大家一起退回到封建觀念才更符合婆家利益。
訂婚錢的要與不要、要多要少從來都不是問題,可它一旦被提出來,就會觸動雙方私利,私利又從來都不是能被坦然示人的人性私密,於是,聰明的人隻好偷換概念,給它化化妝把段位上升到了情操,剝下情操外衣往裏瞄一眼,你唯一想做的可能就是啊呸!
所以,戀愛中的女人要不要訂婚錢也不是問題,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如果你一分不要,他們會尊重你為無價之寶,如果你要了很多,他們堅持你是人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