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巍巍的太行山,山脈連連,高高低低的大山,一座連著一座,從遠處望去美麗壯觀,使人感到視野開闊,心情舒暢。山上的鬆樹四季常青,山棗樹從硬岩石縫中鑽出,迫不及待地長成大樹,到了秋季,結滿了紅紅的小酸棗。一年四季各種鳥兒快活地嘰嘰喳喳地叫著飛來飛去,仿佛在高聲歌唱。勤勞的……人們,在大山上開荒種樹,把巍峨的大山裝扮得綠草青青,洋溢著詩情畫意。
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邢襄大地太行山區腳下的西黃村,全村幾百戶人家,除了大地主潘振彪家寬大的房屋大院外,其他都是窮人家,住著又矮又小的房屋。甚至有些窮人住的是四麵透風、到處漏雨的破舊屋,房前屋後石縫裏鑽出來的酸棗、刺槐、山鬆、槐樹和臭椿樹,把那一間間矮小的石屋遮住。
這是秋冬的一個傍晚,村東頭的一戶人家,院外有一中年漢子,中等個兒,大圓臉,兩隻大眼炯炯有神。他上身穿著一件破襖,腰間纏著打了結的帶子,下身穿一條補丁摞補丁的褲子,一看就是個血氣方剛的漢子,隻見他和一個小女孩手拿棍棒、竹竿嗖嗖地上下飛舞著,看得出這兩人有一身的好功夫。
中年漢子叫張石根,夫妻倆長年給地主潘振彪做長工,小女孩是他的女兒,叫張山英,父女倆用竹竿棍棒對打著。隻見山英手中的竹竿向父親胸部直刺,招數變化很多,竹竿到胸前改向上、下、左、右直刺,父親防守時而變化。山英手中的竹竿向父親胸部刺去,父親一看竹竿已近胸前,急忙用右手的棍棒向上一抬,並轉腕向外一撥,竹竿沒撥動,繼續向前直衝,父親趕緊用左手的棍棒向上一架,左手也改向朝上,想用手中的棍棒把竹竿托起,不料沒起作用,竹竿竟繼續向前,連續在父親的胸部戳了幾下,父女倆停了下來。
張山英問:“爹!怎麼樣?這要是狗地主潘振彪,我非狠刺不可,給他身上多戳幾個窟窿!”
張石根滿意地說:“山英,爹見你的功夫天天見長,武藝純正嫻熟叫爹吃驚,爹真為你高興。你自幼跟爹習武,為的就是早日學成出手!”
山英說:“爹!我今後一定要把武藝練得更高,把那些狗地主老財、漢奸鬼子全除掉,讓窮人過上好日子!”
張石根高興地說:“好!孩子你說得對,地主漢奸、日本鬼子在中國欺男霸女,橫行鄉裏,隻有把他們除掉,老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山英啊,你今年14歲,也不小了,記住,天不轉地轉,總有天亮的那一天!”
山英品味著爹的話自語著:“天不轉地轉,總有天亮的那一天。”
突然,她大聲堅決地說:“爹!我一定要牢記您的話!”
張石根高興地說:“好!這才是我的好女兒,天不早了,睡去吧!”說完父女倆向屋裏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