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在乍暖還寒的春令時節,多用鮮韭製作主食和菜肴,可強身健體、祛病,延年保安康。值得注意的是韭菜不易消化,故一次不應吃得太多。中醫認為,陰虛火旺者以及患瘡瘍、目疾者忌食韭菜。
老人夏膳應“三少”“二要”
夏季天氣炎熱,人易疲倦,人體胃腸也易受暑熱的刺激,功能相對減弱,食欲欠佳。老年人要安然度夏,除了注意休息和睡眠外,還要保證胃腸功能正常,以增強人體免疫力,所以食療養生就顯得十分重要了。以下“三少”、“二要”就是老年人食養的重要內容。
少吃肉食:老年人膳食中肉類脂肪過多,會引起營養平衡失調和新陳代謝紊亂,易患高膽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不利於心腦血管病的防治。尤其是夏季天熱,吃肉易生痰火,飲食應以健脾、消暑、化濕為主,如多吃些豆腐、鯽魚、西瓜、苦瓜、綠豆和玉米等食品,盡量不吃難以消化、過於肥膩及辛辣的食物。采用綠豆、扁豆、蓮子、荷葉等加入糯米等一並煮粥,涼後食用,可健脾胃,祛暑熱。
少吃甜食:夏天一般食用甜食較多。甜食含糖分高,產生的熱量也高。若老人過多食用,就會化熱生火,使體內糖分過多,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引起消化不良,產生食欲減退,胃脘脹滿,口膩無味等現象。老人過多食用甜品,使糖分在身體內積存下來,多表現為老年人常見的“肥胖”現象,血脂升高,從而影響心肺功能,甚至導致心肺功能衰竭。因此必須忌食過甜之品。少量的餅幹、烙餅等少糖的食物可適當進食。
少喝冷飲:老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逐漸衰退,夏季又要受到暑熱濕邪的侵襲,影響了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如吃生冷食物、飲冷飲,就會損害脾胃。各類冷飲雖可消暑解熱,但對消化道黏膜都會產生不良刺激,可使胃腸液循環減慢,腸蠕動變弱,甚至出現痙攣現象。因此,老人要少喝冷飲,少吃冷食。有消化道疾病的老人尤應注意。消暑除倦可喝不太濃的熱茶。
一要衛生:要多吃一些能夠清熱、利濕的食品,新鮮瓜果能消暑解渴,且富含水溶性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於維持體液的酸堿度平衡,老年人適度多吃些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等瓜果有好處。但生食瓜果蔬菜一定要清洗幹淨,防止夏季腸道傳染病。魚、蛋、肉等食品要注意保鮮防腐。飲食用具、炊具,如菜板要生熟分開使用,不可混雜,且注意消毒。如有可能可以多吃些大蒜,既可殺菌又能幫助消化,增進食欲,調味解暑。夏季細菌滋生快,食品要現做現吃。
二要補充水和鹽:盛夏出汗多,容易造成體內水鹽代謝失調,充分補充水分是夏季中老年人養生不可忽視的一點。水補是食療、食養的基礎,健康的成人每天至少要補充2500毫升的水,才能把體內廢物排出體外。菜肴或湯的調味應稍鹹些,可補充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但也不宜過鹹,以免腎髒排泄鈉離子和水的功能減退,造成高血壓或引起心力衰竭。
常喝銀耳粥防秋燥
中醫有“燥性幹澀,易傷津液”,“燥易傷肺”之說,就是指秋天的幹燥氣候容易耗傷人體的津液和肺液,多表現為口鼻幹燥、咽幹口渴、幹咳少痰等。建議人們可以選用銀耳等具有滋陰潤燥功效的食物和中藥來進行防治保健。
銀耳既為滋陰的良藥,又是餐桌上的美食,並且是上等營養滋補佳品,所以被人們譽為“食用菌之王”。銀耳味甘淡性平,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適用於虛勞幹咳、少痰和痰中帶血絲、口燥咽幹、神經衰弱、失眠多夢等症。
銀耳為藥食兩用之品,藥性平和,服用安全,能清肺之熱,養胃之陰,既能補脾開胃,又能益氣清腸,有滋潤而不膩滯、健腦而不興奮的特點,有扶正固本和滋補強壯作用,特別適合於中老年人長期食用。
銀耳防治秋燥的妙方:
銀耳粥:
幹銀耳10克,大米50克。將銀耳水發洗淨,撕碎與米同煮為粥食用,適用於中老年人身體虛弱及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及慢性支氣管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