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 第一零九章 取荊州(1 / 3)

建安二十四年,於曹操、劉備、孫權三方,皆是最為忙碌的一年。

八月,關羽水淹曹操七軍,擒於禁、斬龐德,許昌以南紛紛響應關羽。曹操立馬派人通使孫權,要求攻打關羽後方。

孫權收到曹操的信後,傳書和曹操約好夾擊關羽。

但他沒有光明正大的出兵,而是假裝去攻打合肥。

曹操收到孫權的信後,不是很相信孫權,所以通知徐晃等將領支援樊城,卻最後才通知張遼,以備孫權攻打合肥。

同時,曹操還命弓箭手將孫權想要夾擊關羽的信射入關羽軍中,但此時關羽剛大獲全勝,根本不當回事。

呂蒙回建業的時候,孫權問呂蒙:“何人可暫代大都督之職?”

呂蒙極力推薦陸遜,且言:“遜深思,有力負重,觀其氣度,終可大用;而未大名,非關羽所忌者,無人過也。若行用之,當令外自韜隱,內察形,伺間隙,然後擊,可以勝。”

孫權聞之,覺得在理,便以陸遜代呂蒙駐守陸口。

陸遜至陸口後,立馬寫信給關羽:“前承觀釁而動,以律行師,小舉大克,一何巍巍!敵國敗績,利在同盟,聞慶拊節,想遂席卷,共獎王綱。近以不敏,受任來西,延慕光塵,思稟良規。”

陸遜極力吹捧關羽,關羽非常開心。

不久,陸遜又因關羽水淹七軍,擒於禁、斬龐德等勝局,送大禮給關羽,並寫信向其恭賀,信中言語謙卑,滿是對關羽的仰慕之情。

關羽看完信後,甚為輕視陸遜,愈發大意,完全喪失對東吳的警惕。

他把留守後方、用於提防東吳的軍隊調至前線,全力對付曹操。

然,陸遜知道,關羽不善團結部下,留守江陵、公安的將領麋芳、傅士仁因軍資供應不及時,關羽聲言要懲治他們。

麋芳、傅士仁不堪忍受,頓生異心。

見時機成熟,陸遜立即上書孫權。

孫權於是命呂蒙與陸遜為前部同時分道攻取荊州。

孫權任命呂蒙為前部,率軍隱蔽前出,進至尋陽,把精銳士卒埋伏在偽裝的商船中,令將士身穿白衣,化裝成商人,募百姓搖櫓劃槳,晝夜兼程,溯江急駛,直向江陵進襲,一切都進行得十分隱蔽和詭密。

駐守江防的蜀軍士兵被偽裝的吳軍所騙,猝不及防,全部被俘虜,江陵城內空虛,陷入混亂。

呂蒙先讓原騎都尉虞翻寫信誘降駐守公安的蜀將傅士仁,又使傅士仁引吳軍迫降守江陵的蜀南郡太守麋芳。

麋芳獻城出迎,呂蒙遂率大軍進據江陵,從而,一舉奪回蜀長期占據的荊州。

剛而自矜的關羽,卻對呂蒙的襲擊行動竟一無所覺。

十一月,陸遜率軍直下荊州公安、南郡,被孫權任命為宜都太守,拜撫邊將軍,封華亭侯。

宜都太守樊友棄城而逃,其它據點長吏和蠻夷酋長都望風而降。

接著,陸遜又派將軍李異、謝旌等率三千人攻蜀將詹晏、陳鳳。

李異率水軍,謝旌率步兵破蜀軍詹晏等,俘陳鳳。又率軍大破房陵太守鄧輔、南鄉太守郭睦。

秭歸大族文布、鄧凱等招聚夷兵數千人,企圖抵抗吳軍。

陸遜再次令謝旌攻討文布、鄧凱,二人逃走,關羽軍任用他們為將。

陸遜派人前去誘降,文布率眾而降。

陸遜指揮的吳軍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占領了秭歸枝江、夷道,守住了峽口,堵住了關羽退回益州的大門。

當關羽得到消息,匆匆忙忙從樊城撤軍的時候,公安、江陵已經被麋芳、傅士仁獻給了吳軍。

關羽進退維穀,隻得領兵退守麥城。

十二月,關羽率少數騎兵從麥城突圍逃竄,被吳將潘璋部馬忠擒獲並斬首。

關羽被斬首後,孫權為禍水東引,將關羽的首級裝入盒中,送給曹操。

曹操打開盒子,看到關羽的首級,嚇得連連倒退,頭疾愈發加重。

此次襲取荊州,韓當與呂蒙襲取南郡,遷偏將軍,領永昌太守。

蔣欽督水軍入沔,潘璋與朱然斷羽走道,到臨沮,住夾石。

孫權對荊州勢在必得,不動則已一動則幾乎是東吳大半主力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