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海盜團隊——喬布斯論用人之道(3 / 3)

在蘋果的早期廣告語中,就有這樣一句話:“隻有瘋狂到認為自己有能力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變世界。”謹小慎微的想法是無法讓人熱血沸騰的,雄心壯誌才能鼓舞人心。1981年,喬布斯準備創造一台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讓人震驚的電腦”,所以成立了被稱為“海盜小組”的開發團隊,這個團隊彙聚了蘋果最優秀的員工。團隊精神在一個企業、一個人的職業發展中都是不容忽視的,這個團隊為了共同的理想凝聚在一起,因為有了共同的目標大家組成了一個整體,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喬布斯對員工的要求非常苛刻,他們隨時得準備著24小時不眠不休地工作,但是那裏的每一個人都有著強烈的使命感與高遠的目標,大家都在齊心協力將我們所夢想的一切變成現實。

1992年9月底,喬布斯率領麥金塔電腦小組在帕哈樓沙丘城開了一次動員大會。這是一支年輕的隊伍,平均年齡才28歲。活動開始時,喬布斯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句煽動人心的話:“做海盜比做正規海軍棒多了。讓我們一起幹海盜吧!”喬布斯向大家傳遞這樣一個理想:我們要參與意義非凡的工作。團體成員像是被打了興奮劑一樣一直歡呼。然後,喬布斯拿出一件印有醒目的海盜兩字的T恤衫,並套在自己身上。到場參加活動的每位成員都得到了一件印有海盜字樣的T恤衫。麥金塔電腦小組的一位成員曾豪情萬丈地說:“我們是一群特立獨行,反叛世俗的人,我們的目標是推陳出新,不落俗套,震驚世上所有人。”

有了這樣的共同目標員工就有了工作的動機,有了努力的方向,也明確了自己的價值所在。所以,他們能克服所有的困難,在與世隔絕的環境下努力工作,並充滿活力。這個團隊用了兩年的時間,就研發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出色的電腦。最好的公司領導就是那些對自己的事業懷有最大激情的人。參與第一台麥金塔電腦研發的安迪?赫茲菲德如此形容喬布斯:“令人驚訝的喬氏力場,混合了富於魅惑力的修辭、強悍無比的意誌,以及為當前目的不惜扭曲任何事實的決心。如果一種道理不能說服你,他會立即輕鬆嫻熟地換另外一種。有時他會突然轉到你的立場來,打你個措手不及,而且裝得好像他從來就是那麼想的一樣。”毫無疑問,雖然喬布斯現在隻有一個夢想,但是,他對那些自命不凡的人仍有很大的吸引力。

“改變世界”,是喬布斯執掌的蘋果對員工、對顧客、對全世界持續發出的聲音,也是蘋果的精神內核。當初喬布斯能帶領一群自命不凡且毫無紀律的人創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已經一起形成了一種精神,為了共同的目標和理想,喬布斯十分篤信這一點,他從一開始就在公司傳遞改變世界的夢想,為大家勾勒出一幅異常輝煌壯麗的未來景象。他常常鼓勵員工說:“讓我們一起在這個世界上留下點兒印記吧。”喬布斯被蘋果公司開除後,大家都以為他從此會失去人心,但是他們想錯了。

喬布斯從蘋果公司帶走一大批核心員工同他一起再次創業。外界議論紛紛,他們對這些人還繼續追隨喬布斯表示不理解,喬布斯卻說:“你們可能會說,我們都瘋了。但我們4年以來彼此都已經很熟悉了,我們對彼此的能力也是非常信任的,相互之間總能真誠相待。我們都希望能夠創立一家小型公司,有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場所,而且還能夠創造某種奇跡。”人類因夢想而偉大,企業因創新而蓬勃發展。喬布斯最令人著迷之處就在於他懷抱著改變世界的野心。正是這個夢想,才讓這些人放下蘋果這棵大樹,跟隨喬布斯共同打造一個自己的天地。喬布斯深知,一個崇高的目標將喚起人們奉獻的精神,因此他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傳遞夢想的大師。“我們決定要徹底斷絕與蘋果公司的關係,然後一起離開蘋果公司,免得一個接一個地離開讓公司覺得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有人表示。

喬布斯不是神,他隻是普通人,身高1.78米,似乎比想象中要矮。他身上那件從來不換的Mock Turtleneck黑色高領套頭衫15美元,那條淺藍色Levi’s牛仔褲60美元,腳上的NewBalance運動鞋100美元,但是他是為蘋果人創造夢想的導航者。他所提倡的蘋果價值觀,讓每一個蘋果人都執著創新,努力成為締造奇跡的人。一個個認同或夢想擁有蘋果價值觀的消費者加入了蘋果的大家庭,並以自己的參與支持蘋果夢想的實現。這樣的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也為社會的發展注入了創新理念,積蓄了創新能量。

在接受《新聞周刊》采訪時,喬布斯說:“大家都知道,蘋果的團隊其實一直秉承了內部企業家精神,它們本質上是一種從車庫起家的草根創業精神,隻是你創業的地點不是車庫而是大公司而已。”喬布斯的偉大理想激勵著他自己邁向成功,也激勵員工為實現夢想而奮鬥。他在蘋果公司創造了為改變世界而奮鬥的企業文化,為員工們描繪出一幅讓人無法抗拒的美妙圖景,用宏大的目標賦予員工們所需要的價值感,鼓舞著他們創造出一個個奇跡。

智慧小語

其實大多數員工希望自己能將工作幹得更好,使自己更具能力,管理者要把公司發展的目標與員工的個人成長目標結合起來,在幫助員工不斷發展、逐步實現個人目標的同時,促進公司的飛速發展。

培養優秀的繼任者

喬布斯如是說:“蘋果有自己的接班人,但是現在還不會透露,蘋果的精神是創新,沒有喬布斯,蘋果一樣燦爛。”

精彩解讀

一個企業能否真正成功,完全取決於個別領導人離職之後,企業還能否持續穩定地發展。偉大的企業一般都會有卓越的領導人,他們已成為企業的符號,他們帶領企業走向成功的同時,也讓企業的品牌、價值與他們自身的名字聯係在一起。然而,沒有任何一個領導人能夠陪伴企業走到永遠,因此培養企業接班人計劃變得十分重要。前通用電氣總裁傑克?韋爾奇在離開公司之前,進行了一次聞名世界的接班人選拔。

“作為一個領導者,需要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在培養接班人上”,在選拔管理者的過程中,傑克?韋爾奇非常重視接班人能否傳遞公司價值觀這一點。他建議通過評估,選拔培養出色的人才,並通過引導,幫助下屬提高自身的能力,從而樹立團隊自信心。“價值觀、競爭力、激情及企業文化傳遞是人才篩選的標準。”喬布斯通過多年對蘋果的經營,使自己成為蘋果的靈魂,有人說喬布斯對蘋果來說是“雙刃劍”。蘋果人的信心來自於喬布斯,自從喬布斯宣布辭職後,各種關於蘋果接班人,蘋果股市的猜想比比皆是。

當被問及蘋果的接班人計劃的時候,喬布斯說:“蘋果有自己的接班人,但是現在還不會透露,蘋果的精神是創新,沒有喬布斯,蘋果一樣燦爛。”其實在喬布斯1997年回歸蘋果之後,人才流動率相當高,特別是有些主管實在是無法忍受這位創辦人的壞脾氣。喬布斯為了整頓公司,在蘋果製定了一係列接班人計劃,包括降低人才流失,好進一步深化接班團隊,以及設立了蘋果公司年度Top 100人才訓練營,另外還有蘋果大學,好將喬布斯過去十幾年來的工作經驗化為課堂上的案例研究。

傳統的領導力發展項目總是期望以幾次培訓活動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但研究發現,雖然培訓能讓參與者精力充沛、士氣高漲地回到辦公室,但現實的公司生活會很快就令他們窒息。事實上,更有效的做法是在提供課堂培訓的同時,讓未來的領導人實際參與各種各樣的工作,接觸形形色色的上司,可行方法包括輪崗、委派特別任務,以及“邊幹邊學”。具體說來,蘋果公司首先要在內部建立起一個源源不斷的人才庫,通過自下而上的領導力開發來培養具備領導潛質的候選人。其次,董事會應當擬定一個CEO的繼任方案,其中包括詳盡的決策流程,並不斷進行更新和完善。最後,在考慮外部候選人時,董事們得時時掌握各種市場動態信息,在尋覓過程中扮演主導者的角色——領導獵頭公司,而非被獵頭公司牽著走。

喬布斯2008年接受《財富》雜誌的采訪時說:“我們公司有許多能幹的人。我讓蒂姆擔任首席運營官一職,並且讓他負責管理Mac部門,他幹得有聲有色。我的意思是,有些人會說:‘天啦,要是哪天喬布斯被車撞了,蘋果公司就群龍無首了。’可是你知道,蘋果公司不是僅僅靠我才能運轉,我們董事會會挑選一些出色的人才,作為下任CEO的人選。我的工作就是充分磨煉整個高層管理團隊,讓他們有資格成為我的接班人,我一直在為此努力。”絕大多數人將CEO的接班問題形容為最傷腦筋的事。但現實中,董事們並沒有像對外宣稱的那樣花費大量心思——其滿滿當當的日程表是造成這個問題的關鍵因素。很多時候,公司治理占據了董事會過多的注意力,而在與CEO候選人交流方麵,他們花費的時間少於其他任何一項活動。喬布斯在這方麵花了大量的時間,尤其是在喬布斯大病初愈重回蘋果時。蘋果內部人士透露,自從喬布斯患胰髒癌的消息在2004年曝光之後,蘋果的管理團隊反而相對穩定起來。管理團隊似乎都有種無須明言的默契,希望打造出創下輝煌紀錄的團隊。

企業要永續經營,除了要保持核心競爭力外,還要有一批卓越的企業接班人。預先找出合格的後備領導人才,無論是從長期來看,還是在危機時刻,都可以幫助企業滿足各個級別上的領導力需求。同時,它有利於企業管理的連續性,使企業的戰略執行、願景建設都保持連貫,與預期中的變革保持協調一致。培養企業自己的領導人的一個關鍵好處是可以向企業員工傳遞正麵信息。蘋果公司的人才培養計劃傾向於從內部選拔人才,這樣可以助長士氣,對於建立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很重要。而從外麵聘請人才,花去的時間、精力不說,還極易誘發企業內部人心渙散,凝聚力不強,那些優秀的內部員工會因為得不到足夠的發展空間,而最終選擇離去。

為了培養接班人,喬布斯對蘋果的接班候選人授權,讓他們參加到蘋果公司的管理中,如果不會授權,不願授權,員工就不會獲得提升和發展,就沒有能力取代你的位置。學會授權是成功的領導者的必備素質,試想,等有一天你有了晉升的機會,你最終卻不能被提升,因為你的上司認為沒有人能勝任你目前的職位,你必須因沒人替代而繼續維持原位,這個時候你的感受如何,這個時候你才想起授權是不是有點晚了呢?授權不是事必躬親也不是撒手不管,而是根據員工的能力水平而放手讓他們自己負責,先是業務層麵,再是職能層麵,逐步開展,逐步深入,以此成為激勵員工的法寶。

一定意義上,授權也是對員工信任的表現。授權必須建立在對員工信任的基礎上,做到用人不疑,你對員工任何的不放心與懷疑都會影響你授權的技巧和效果。所以,授權就是要放手讓員工發揮,不能畏首畏尾,瞻前顧後。2004年喬布斯因病告假時,就任命蒂姆?庫克為臨時CEO全權負責蘋果一切事務。隨後,蒂姆?庫克在2005年被提拔為營運總監,喬布斯肯定了蒂姆?庫克的工作給了他很大的信心。有人擔心蘋果沒有這樣的接班人計劃。每次新品發布會、新聞發布會,喬布斯總是舞台上的主角,他沒有給任何新人展示的機會。

據《紐約時報》報道:幾年前,在從加利福尼亞到新加坡的18個小時的飛行過程中,端坐在經濟艙裏的庫克一直在研究表格,為全麵評估蘋果的亞洲業務做準備,幾乎沒有與坐在旁邊的同事聊天。庫克和同事早上6點抵達新加坡,簡單洗澡之後就與蘋果當地高管召開會議。12個小時之後,晚宴時間早已錯過,當地高管結束了會議。陪同庫克的蘋果高管邁克爾?詹尼斯表示:“他們非常疲憊,然而蒂姆卻一點都看不出來。他完全有精力跳到下一組幻燈片彙報。他毫不鬆懈。” 這種毫不鬆懈的精神將在接下來幾個月裏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庫克接受的挑戰史無前例。由於蘋果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因病休假,庫克將負責蘋果的日常運營企業管理工作。

1998年,庫克正式加入蘋果公司。在蘋果期間,庫克管理庫存與供應鏈,並因其超凡的工作能力迅速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也得到了喬布斯本人的讚賞。喬布斯曾經說過:“蒂姆?庫克是我迄今招來的最好的員工。”在2004年以來喬布斯的三次病休中,庫克每次都臨危受命,擔負起蘋果日常管理的重任,並且用其充滿實幹精神的工作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2011年8月,喬布斯正式辭去蘋果公司CEO一職。這一消息引起社會各界的熱議,人們不禁發出疑問,喬布斯走了,蘋果還是那個蘋果嗎?其實,外界根本不用擔心這個問題,首先蘋果有喬布斯眼中最優秀的員工——公司首席運營官蒂姆?庫克,他再次在沒有喬布斯的時候執掌蘋果。作為蘋果的新舵手,庫克不會效仿喬布斯的管理方式,庫克與喬布斯具有截然不同的性格和領導藝術,在工作中的專注領域也不盡相同。盡管庫克不可能像喬布斯那樣成為“神話”,但蘋果員工相信蘋果公司在庫克掌舵下會有美好的未來。而且喬布斯早已一手打造了強大的企業管理陣容,他們每個人都能獨當一麵,除了首席運營官蒂姆?庫克外還有iPod部門高級副總裁托尼?法戴爾、零售部門高級副總裁羅恩?約翰遜、工業設計高級副總裁喬納森?伊夫、首席財務官皮特?奧本海默等。喬布斯走了,“一個時代結束了”,但是喬布斯注入蘋果的靈魂還在,他的優秀的“海盜”隊伍還在,而且空前強大。

智慧小語

作為一個公司的領導者,他們會從全局出發,長遠看待公司的發展。所以培養出優秀的接班人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未雨綢繆才是確保企業基業長青的百年大計。

激發員工的潛力

喬布斯如是說:“想辦法做到它,我不是想聽見你解釋為什麼‘不可能’才站在你麵前的。”

精彩解讀

人的局限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隻是存在於人們的腦海中,存在於人們對自己片麵的認識中。這些所謂的局限性會影響人發揮自己的潛力,阻止人們取得本該取得的更大成功。有些人對於能否取得成功總是抱著懷疑的態度,他們總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夠。實際上人們會經常低估自己的能力,就好像有些人經常高估自己的能力一樣。許多人認為他們不夠聰明、缺乏創造力、能力欠缺,因此總是得不到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但事實是,他們的這些想法並沒有事實依據,並不是真的。除了自己頭腦中的那些局限性以外,很少有什麼限製能夠阻止一個人成功。一個人對自己經曆過的事務,比較有信心。往往對那些從沒有經曆過的事務,則信心不足。很多良好的機會,往往在瞬間被“自我設障”當成了垃圾扔掉。海民曾多次在培訓中,進行過“自我設障”的小遊戲,我發現,自我設障是一種普遍現象。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挑戰麵前,一次又一次地測試、考驗自我,你終究會發現自己是一個天才。沉著思考,找到方法,冷靜應對,再假以時日,就沒有什麼過不去的火焰山! 正如亨利?福特所說的那樣:“如果你認為你行,那你就行:如果你認為你不行,那你就不行。”如果一個人沒有能力去做一件事情,那他就不可能特別熱切地渴望去實現它。而有這種渴望,通常就證明他絕對具備相應的能力去實現他的願望。

目標會使員工產生壓力,從而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地工作。在員工取得階段性成果的時候,管理者還應當把成果反饋給員工。馬戲團裏的海豚每完成一個動作,就會獲得一份自己喜歡的食物。這是馴獸員訓練動物的訣竅所在。人也一樣,如果員工因為完成某個目標而受到獎勵,那他在今後就會更加努力地重複這種行為。這種做法叫做行為激發,當你在壓力的作用下完成了一個任務,領導者要給你的工作一個反饋,反饋可以使員工知道自己的努力水平是否足夠,是否需要更加努力,從而有益於他們在完成階段性目標之後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目標。亨利?大衛?梭羅曾經說:“如果一個人充滿自信地朝著他的夢想前進,並且盡最大努力去過他想象中的生活,他會在不經意間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有位著名的企業管理者說:“在用人方麵,有一個理念是‘小馬拉大車’。”所謂小馬拉大車,就是賦予一種“重任”,將一種超過能力的責任“壓”給員工“小馬”,這同時也是基於對人具有無限潛力的一種信念。經理提出的目標一定要是明確的。比如,“本月銷售收入要比上月有所增長”這樣的目標就不如“本月銷售收入要比上月增長10%”這樣的目標更有激勵作用。同時,目標要具有挑戰性,但同時又必須使員工認為這是可以達到的。實踐表明,無論目標客觀上是否可以達到,隻要員工主觀認為目標不可能達到,他們努力的程度就會降低。目標設定應當像樹上的蘋果那樣,站在地上摘不到,但隻要跳起來就能摘到。

作為企業,對於現有的員工,領導者當然也可以將“大車”交給“小馬”,如此可以有效激發員工的潛力。作為總裁,所要做的,是要做到位。不但要考慮“交車”的內容,還要考慮“交車”的形式,考慮成熟之後,一次做足,可收到在企業內部“公司高層極其重視激發員工潛力”的良好氛圍。在激發員工潛力方麵,喬布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從蘋果的招聘新人開始,員工就承受著來自喬布斯的壓力。當他們通過麵試在蘋果工作後,喬布斯會給這些人種種不合理的壓力和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當麵對那些不能完成的任務時,如果員工說這是不可能的,他不可能做到,喬布斯會說:“要是你做不到,我會找其他人。”如果你想留在蘋果,那你自己想方法完成喬布斯下達的任務。

在喬布斯的眼裏,沒有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他會毫無顧忌地提出種種苛刻條件。喬布斯在頭腦中描繪Mac的樣子。就像作家傑弗裏楊指出的:“當他沉思冥想於這台機器、在各種可能性中糾結的時候,喬布斯花了無數時間觀察辦公桌上和家裏的電話機。凝視得越久,一個現象就越給他啟發:許多電話都是放在電話簿上的,電話簿的大小應該是我的電腦占用辦公桌的最大空間。”喬布斯胳膊下麵夾著一個電話簿趕來參加Mac設計會,他坐下,把電話簿往桌子上一扔,盯著它說:“ Mac電腦占的地兒不能大過這個電話簿。”他要求Mac電腦的大小隻有當時市場上任意一款電腦的三分之一大小。喬布斯的朋友曾分析說:“喬布斯做事情從來不像我們一樣有顧慮,這與他的出身背景和早期的成功經曆有關。他不願受任何東西的束縛,他不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的,他隻是做他想要做的事情。”

設計師們都被這個要求震驚了——三分之一大小。這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喬布斯瘋了”,有些人公開提出了質疑。一個大膽、看似不可能的目標終會有辦法激發人們的創造性。喬布斯又一次成功了。團隊成員想出了讓計算機縱向發展而不是平鋪開來的好辦法。他們正在與Mac一道創造曆史,他們正在製造一台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的小型電腦。它所體現的創新精神更值得讚歎。Mac從包裝到各種新特性,無不體現著創新的魔力。讓不可能成為可能一直是喬布斯的專長。

研究表明,如果你對一個人的期望值越高,標準越高,那麼這個人的表現就越好。一個出色的領導者,知道如何為員工設定一個高標準,並激勵他們知難而上,激發出他們身上的潛能。因為人都有惰性和自我設限的習慣,他們習慣在事情進展不下去的時候說“不可能”。喬布斯常常將種種不合理以及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強加在員工身上,以此挑戰他們的潛力。他的這種做法會產生兩種後果,要麼是員工因無法完成任務而走人,要麼就是他達到目的。

喬布斯被蘋果開除時帶領一批優秀的人成立了NeXT。喬布斯迫切地希望研發出新的電腦,證明自己。所以,他帶領設計團隊到一個度假勝地度假兼學習,看過設計團隊的方案後,他召開產品碰頭會,會上他將事先準備好的幻燈片一張張地放給大家看,上麵列著方案中所有的問題。在最前麵,喬布斯寫道:糟糕。他換了一張幻燈片,上麵寫著:糟透了。喬布斯想要員工們生產出一種產品,不但要功能強大同樣要不失美觀,他甚至要求NeXT公司的計算機隱藏在機器後麵的電路板都必須有一個聰明而且吸引人的設計。喬布斯的團隊都很了解他,他們隨時做好24小時不睡覺的準備就為達成喬布斯的標準。

1988年夏天,NeXT的新型計算機總算與媒體見麵了,這是一個純正的黑色鎂金屬做成的盒子,形狀很完美,有12英寸長,12英寸寬,12英寸高。它看起來就像一個小型雕塑,顯示器也是黑色的,用的依然是光滑的鎂金屬。

在蘋果公司,常常聽到喬布斯說:“這款筆記本的大小不能超過一個記事本的大小!”“我希望有一天這個電腦能夠被裝進牛皮紙袋裏。”“外觀應該更加漂亮一些!”這些聽起來異想天開的話最終變成了現實,盡管設計師對喬布斯的要求滿心抱怨:“喬布斯是故意折磨我們的,這對我們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根本就是幻想!”拿破侖?希爾在對美國排名前500位的富翁進行研究之後,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這些人有一個共性,都有一種積極期待的態度。他們習慣於從挫折和困境中尋求有利因素,或者化不利條件為有利條件,他們總是能夠如願以償地做到這一切。

一個團隊的成功需要員工不要自我設障,也需要領導不要以老眼光看人,不要帶著成見看人,將員工定格在某種印象之中。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領導要以動態的眼光審視人。如果一個團隊絕大部分成員的潛力沒有爆發,這是領導者的無能。喬布斯在公司多半扮演著“魔鬼”的角色,在他的逼迫下,2008年世界上最薄的筆記本電腦在蘋果誕生了,它小巧到可以直接裝進牛皮紙袋裏被帶走。隻有敢於承擔超越自己目前能力的更大責任的人,才可能具備更高的能力。麵臨挑戰,敢不敢承擔,敢不敢接下來,敢不敢承諾,才是最重要的。麵臨責任需要進行選擇的時候,最需要的是勇氣!也許一些人受不了喬布斯離開了蘋果,而喬布斯說這是一舉兩得,離開的人說明不適合蘋果公司,而留下來的人則會更優秀。他們在一次次突破自我中變成了無所不能的鬥士。

智慧小語

人的潛力是無限的,領導者要采取措施幫助員工激發出來,他們的潛力才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如果一個團隊絕大部分成員的潛力沒有爆發,是領導者的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