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做事和思考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順從慣性、跟從大眾,要突破舊的製式是十分困難的。許多既有的習慣做法和思考方式,在過去往往是十分正確的,至少在當時是比較正確的。後來因為事情發生了變化,或者因為環境發生了變化,才使習慣暴露出局限,沒有必要再堅持下去。然而,思想和行為的慣性已經形成,並不是說改變就能改變的,這使習慣成了思想行為的桎梏,對人們的發展形成製約,甚至成為前進的絆腳石。每當處於這種情況時,時尚的創造是需要勇氣的,追隨時尚也需要勇氣。在時尚形成的初始階段,就已經有了很多時尚的人,但與遵循舊習慣的人比較起來,無論如何也還是少數。時尚意味著挑戰習慣,因此要冒著被多數人指指點點的風險。在大多數情況下,時尚都是短命的,而且是虛浮的。追求時尚並不意味著開拓創新,也不意味著開創出新的正確習慣。相反,追求時尚往往會付出代價。
喬羽先生是歌詞創作的大家。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直到他年近八十高齡,一直沒有中斷過寫作。在《喬羽文集》裏,共收錄了二百九十篇喬老爺的作品,包括詞作二百一十六首、各類文章七十四篇。令人難忘的是這本文集的“跋”,喬老爺隻寫了短短的兩句話:“不為積習所蔽,不為時尚所惑。”這實在有點驚世駭俗了!但仔細想想,有這兩句話已經足夠了!就是這樣的兩句話,不僅反映出喬羽先生灑脫的人格和悠然的人生狀態,而且表達出這位詞作大家超然的人生境界。羅蘭曾經說過一段話,現在成了名言:“用你真實的情感,至誠的善意,再加上超然的態度,去從事理想的創造,那就是成功之路!”無論做什麼工作,都應該保持著真誠和善意,並付諸實實在在的努力,但更加重要的是超然的態度。隻有秉持著超然的態度,看淡名利,才能甘於寂寞、遠離浮躁。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很多人都無法擺脫積習的蒙蔽和時尚的迷惑,不是為實利所誘,就是為虛名所累,隻有極少人得以善終。從這個意義上說,態度決定一切,也決定著人生。“不為積習所蔽,不為時尚所惑”,作為人生應有的超然態度,不僅是事業的成功之道,也是做人之道、生存之道,實為人生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