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兩朝相會(1 / 2)

在老夫的家鄉,有這麼一個聞者動情、聽者傷情的故事…………

在津口瓜州,有一對兩情相悅,青梅竹馬的年輕壁人,時常在渡口看河道上船影憧徸、看行走的人影婆娑,春日遊戲時簞食壺漿、追風捕蝶,閑暇之餘飲茶小憩,吟詩作賦。兩人“金石相投”,私許終身……

時年,科舉製從五鳳朝開始實行,王朝內士子皆可分科開舉,應舉入仕。有別於征辟製,此種科舉足令過江之鯽的寒門士子,“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這個男子本是寒門子弟,便想趁著微微發亮的夜色之中,獨自上京赴考……

不過,女子聞聲追至津口渡口,兩人立誓盟約,“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男子臨別留言,人生四大樂事,有其一,金榜題名時;有其二,洞房花燭夜。他日放榜之時,高中三甲歸來就是娶你之日……

必定“三書(聘書、禮書和迎書)六禮(納采、問名、納吉、請期和親迎)”,八抬大轎迎娶你過門……倘若名落孫山,又或者是久歸不得,你就找個好點的人家就嫁了吧!

女子也不言語,隻是一味的掩麵而泣……

便在渡口乘一扁舟上京而去,江波不識趣,徒留悲切切;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而白衣女子呢,由近觀到遠眺,到最後隻剩下一抹星點消失在茫茫江波之上。

身份是店小二的劉良由初聽時的好奇到此時眼睛微紅,這個人高馬大的漢子,雖麵露常色,其心卻是“心中有丘廊,平地起驚雷”!

“驚詫不已!”

故而急不可耐的問到:“老先生,這個女子後來呢?她後來怎麼樣了?”

………………………………………………

老天師自顧自地端起一杯“琥珀黃”,小酌了一口,眯起一對杏眼,整體麵目極度舒緩怡得。再睜開時,原來青眼處的昏暗,現在卻似那一泓清水,明正如琉璃~~~~

又開口續聲道:“十年間,這個女子,每到這個日子都會盛裝來到這個渡口,平日也會來此翹首以盼,每逢有舟橋相逢,雙眸射人心弦。可老天爺卻和她開了天大的玩笑,走舸上由行人如織到人影稀疏,眼裏的情郎卻始終未回……”

“也曾數次托人鴻雁傳書,卻又似那泥牛入海音訊全無……”

“傳言有多事之人曾打開過信封,信件上用湖州宣紙,用小狼毫筆書楷,”

“一別之後,二地相懸,隻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裏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係念,萬般無奈把君怨!”

寥寥五十幾字,卻是道出:“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從此以後有些放浪男兒多慕名而來,以訴愛慕之情……

“慕名而來男子自負才高八鬥,卻是言過其實,言不由衷,每有對詩,皆敗下陣勢,铩羽而歸;才知她才力學贍,逼近前輩……”

先生,那最後呢?她有沒有嫁作人婦,與夫家舉案齊眉、琴瑟和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