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默默相視,然後,隔著桌子熱烈地擁抱在一起。以兩人姓氏為名的世界性的大企業“薩耶·盧貝克公司”在擁抱中誕生了。如魚得水,如虎添翼,兩人密切合作,公司第一年的營業額就比薩耶獨自一人時增加近十倍,達四十萬美元。第二年的發展更快,這種發展速度不僅為二人始料不及,而且使他倆明顯地感到力不從心了。盧貝克說:“我們何不請一個有才能的人參加我們的生意?”
薩耶一直把當年發現盧貝克看成是一大快事,對他的這個建議由衷讚許:“好吧,我們為我們的生意找個老板。”為上百萬元的生意找個經營人,實在比找夥計困難多了。他們不久就灰了心。這種大將之才,實在是鬼雄人傑,本來就是很稀少的;即便真有這種人才,恐怕也早被別人拉走了。薩耶和盧貝克幾次三番謀劃,決定開闊視野,到一般的小商人中去尋找。這也是因為大公司的經理一般不屑於經營他們的“雜貨鋪”,而在平凡的人物中選拔適當人才委以重任,他一定會盡全力報效,不會像重金禮聘的知名人物,即便請來了,也隻是抱著“幫幫忙”的心理。
終於有一天,一個經常上公司進貨的布販子進入了他們的視線。那天,薩耶與盧貝克正好路過一家布店,隻見人群擁擠,爭先恐後地在搶購。等他們走近一看,才知道比任何人想象中的都絕。店門前貼著的大紙上寫道:衣料已售完,明日有新貨進來。那些擁擠搶購的女人,惟恐明天買不到,在預先交錢。夥計解釋說,這種法國衣料原料不多,難以大量供應。薩耶知道這種布料進的不多,但並非因為缺少原料,而是因為銷路不好沒有再繼續進口。看到對女人心理如此巧妙的運用,以缺貨來吊時髦女人的胃口,他覺得這個布販手法實在高人一籌,令人折服。
“雖然不知他長得什麼樣,也不知他是老是少,但我幾乎可以肯定,這個人就是我們要找的人!”薩耶和盧貝克都這樣認為。然而,當他倆與店主見麵時,卻大出意外,不禁麵麵相覷。原來他就是經常到他們店裏販布的路華德。他們彼此已認識好幾年,從沒有深談過,並且路華德也從未有過什麼特別的舉動,因此薩耶和盧貝克對他也就沒有什麼特殊的印象,直到這次,他們把對方細細打量一番,才發覺他的目光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飛揚神采,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寒暄之後,薩耶開門見山:“我們想請你參加我們的生意,坦白地說,想請你去當總經理。”
當上總經理的路華德為報知遇之恩,天天廢寢忘食地工作,果然取得了驚人的成就。薩耶·盧貝克公司聲譽日隆,十年之中,營業額竟增加了600多倍。一時間,該公司擁有30萬員工,每年的售貨額將近70億美元。對於零售行業,這簡直是個不可思議的天文數字。
薩耶就是這樣借著朋友之力取得後來的成功的,如果當年他不發現和利用人才,沒有與盧貝克和路華德合作,今天的他也許還做著小本生意養家糊口。
社會上能幹的人都能夠把事情圓滿解決。其實,這種人本身並不一定有什麼出類拔萃的異能,也許還是個極平凡的人,隻不過是善於團結一批人為己所用罷了。所以,從廣義上講,無論是朋友,還是對手,都可以借用他們的才能成就自己的事業。
六、要善用整合資源為己所用的借力術
利用“關係”去幹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當然是不足為取的,但如果你想充分發揮你的才智,做一些利人又利己的事情,想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在某些時候借助這樣的“梯子”還是有必要的。
有本事沒關係的吃苦飯,沒本事有關係的跟著吃,有本事又有關係的不愁吃,沒本事又沒關係的看別人吃。問題在於自認為有本事的人未必能得到領導的認可,因此,有本事和沒本事的都要拚命地找關係,有了關係的則不惜絞盡腦汁鞏固好關係。中國人曆來盛行“靠關係”。這種“關係”其實就是一種看不見的裙帶關係網,類似於我們所說的“梯”。利用這種“關係”去幹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當然是不足為取的,但如果你想充分發揮你的才智,做一些利人又利己的事情,在事業上想有所成就,在某些時候借助這樣的“梯子”還是有必要的。
荀子說:“借助於車馬的人,不必自己跑得快,卻能遠行千裏;借助於舟船的人,不必自己善水性,卻能渡江河。君子生性與別人無異,隻是因為他善於借助和利用外物,所以就不同了。”荀子有“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的東方智慧,牛頓有“踩在巨人肩上”的西方智慧。
“借”的意義何在?在關係網中,“借”是核心。關係網是人際關係的重要部分。把握了“借力”這一核心,就把握了關係網的精髓,就有可能通過借力,完成從沒錢、沒背景、沒經驗向成功轉化。
古之“借風騰雲”、“借屍還魂”、“借腹懷胎”、“借名釣利”、“借力打力”、“借雞生蛋”,無不是講究一個“借”字,講究借助外部力量而求得發展。帆船出海,風箏上天,無不是“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而人的成功,也需要借力。台灣巨富陳永泰說得好:“聰明人都是通過別人的力量,去達成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