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拆遷工作失控(4)(2 / 3)

難道,自己就要這樣被關上一輩子?張凱感到了深深的恐懼。後來,他的父親來探監,因為案子拖得久了,已經讓人麻木,看守所放鬆了對他的監視,他從父親那裏得到了很多信息。張凱更加肯定自己陷入了一個更大的局,他很可能成為其中一個棋子,這樣的話,他就有可能根據某些權力人物的需要,承受更嚴厲的懲處。雖然,他也可能得到從輕處理,但是,他不甘心自己的命運被別人掌握,被人耍弄。最後,經過慎重的思考,他決心孤擲一注,鋌而走險。

看守所有大把的時間供他考慮自己的突破口,完美自己的自救計劃,又經過幾次會見,按他的要求,他父親不斷地提供新的資料,最後,他要求那位曾經幫他轉賬的同事來探視他。這位同事雖然因他被開除公職,但免於被起訴,肯定恨他,但由於一種奇怪的心理,還是來見了他。他們見了麵,通過向監管人員行賄,他們進行了隱秘的溝通,這位同事顯然比他父親知道的內幕更多,也更專業,他雖然被開除,還是有很多朋友在發展銀行,也常常一起聚會。當張凱詢問某些相關的話題時,他立刻明白了張凱的用意,出於同樣一種奇怪心理,或者說是為了報複,他盡自己所知全盤告知,最後,張凱決定“立功贖罪”。

張凱再次顯示了他的小聰明,他一一回顧自己接觸過的警察和管教幹部,然後,他提出有情況反映,要求見經偵支隊的副大隊長孫利民。

他們見了麵,簡短的交談後,孫利民意識到案情重大,但是他保持了鎮定,宣布要先做一個調查,同時要求張凱不要向其他的人反映。實際上,不用他要求,張凱也知道自己所做的是一場豪賭,保密絕對是最重要的,一不小心,他就會被特殊對待,甚至不明不白地死在這裏。雖然,杜士誠不再是青州市市委書記。

因為,他反映的情況直接針對金碧輝煌的總經理梅梅,間接指向前市委書記杜士誠,也會影響到現任市委書記師北蓉和一大批青州的權力人物。

主要的情節是兩個。一是當時杜士誠主持青州酒業改製,不僅自己中飽私囊,還讓他的情人梅梅從中分得一杯羹。梅梅擁有青州酒業百分之三點七的股份,但是當時,梅梅無法拿出這樣一筆巨款來購買青州酒業的股份,在杜士誠的指示下,由金碧輝煌背後的財團擔保,金碧輝煌酒店作抵押,從發展銀行青州分行貸款購買了青州酒業的股份,然後再用這個股份貸款,歸還前一筆借款,整個操作過程中,通過對資產評估的高評低估,翻雲覆雨,梅梅成功完成這次漂亮的空手道,擁有了青州酒業集團百分之三點七的股份。她隻承擔了很小一筆貸款,而每年從青州酒業集團分享的利潤,在支付這筆利息之外,還足以歸還很大一部分貸款。

當時張凱還在發展銀行,野心勃勃地實施自己的盜竊計劃,為了順利,他通過吃吃喝喝大肆拉攏同事。其中一位信貸員在酒後帶著憤憤的心情講述了這個故事,被張凱有心記住了。

另一件事是愛樂手機上馬後,因為資金缺口實在太大,愛樂公司又向發展銀行追加了一些貸款,其中八千萬,由青州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擔保。這是典型的殺豬心理,愛樂公司抓住青州市委市政府急於上項目的心理,通過有力的公關,最終讓青州市委市政府當了這個冤大頭。而在這次“公關”中,梅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中有一筆錢是從愛樂手機轉到梅梅的賬戶,當時為了掩人耳目,通過了白石分理處一個中間賬戶。因為白石分理處一向與愛樂手機沒有業務往來,出於好奇,張凱違反銀行製度私自查了幾個賬戶所有人,他毫不困難地想到,這筆錢多半有問題。

聽取了張凱的舉報,孫利民的第一反應不是興奮而是驚惶。每一場戰爭的目標從來都不是保密的,絕密的是細節,幾乎所有的青州官員都知道杜士誠從青州酒業改製中漁利,但是杜士誠的操作手法幾乎無隙可擊,沒有任何破綻可以被人抓住。但是現在,堡壘從內部開始鬆動,張凱算是知情人,同時這個人又天生具有犯罪天賦,所以他能夠把握住杜士誠的操作脈絡,同時,根據他提供的情節,隻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操作這個貸款的相關人員,一定可以打開突破口。但是,他應該這樣做?他敢這樣做?他一位小小的中層幹部,敢挑戰一位市委書記?甚至,還要加上組織部部長、常務副市長和他的頂頭上司雷勝利?

這就是孫利民驚惶的原因。

這個年輕人幾年前扇起了一場蝴蝶風暴,影響了整個青州,現在,他的翅膀再次扇動,他是應該放大它,還是應該立刻扼殺它?一個多月來,孫利民如驚弓之鳥,坐臥難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