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故鄉的歲月(3 / 3)

巴維爾著急地說:“什麼都行,隨便來一個讓大家樂樂。”

安托沙沉思著說:“那就來一個老夫子念白吧!”

全家人馬上哄然叫好,並熱烈地為他鼓掌。

安托沙站在“觀眾”們麵前,他鄭重地整了整衣領,又咳嗽了兩聲,然後就模仿著老夫子的動作,高聲地朗誦起一段文章來。

大家都被逗得前仰後合,互相推搡著。

母親不停地拿圍裙擦著歡喜的眼淚。父親則高興地讚歎道:“真有你的,老三,你不愧是我的兒子,是塊當演員的好材料。”

還有一次,他扮演一位蹩腳的牙醫,讓大哥演患者,他十分緩慢而笨拙的動作和豐富的表情,把“觀眾”們逗得哄堂大笑。

安托沙還喜歡即興表演各種議會上的官員們。有一次,他扮演“沙皇日”在大教堂裏主持慶賀典禮的市長。他那惟妙惟肖的表演,形象地表演出了一個揚揚得意、妄自尊大的人物。

安托沙還很愛給兄弟們起外號,他管二哥尼古拉叫“斜眼”,管大哥亞裏山大叫“歪鼻”,而叫四弟伊凡為“獅子頭小狗”。

愛上戲劇表演

1873年暑假,葉甫蓋尼亞帶著6個孩子去探望住在鄉下的祖父和祖母。那裏離塔幹羅格大約100千米,這次愉快的草原之行,使孩子們終生難忘。

他們租了農民的一輛結實的四輪大馬車。父親巴維爾由於要留在家裏照看店鋪不能一起去,他雖然表現得很遺憾,但孩子們卻都在心裏喊著:“太好了!”

臨上路時,巴維爾不停地囑咐大家。而大家一邊口頭應付著,一邊和媽媽擠上了馬車。

大車緩緩前行,一路顛簸著,6個孩子和母親在車裏相互碰撞著,互相取笑著,高興極了。

大車“吱吱嘎嘎”地行駛著,後麵揚起了陣陣灰塵,烈日下,一望無際的平原就像海洋,在微風吹拂之下,翻起層層波浪。

每到一處,大家就下車休息。他們在路邊野餐,到池塘遊泳,在草垛上打滾,在客棧裏或露天圍著篝火過夜。安托沙裹著大衣,凝視著火焰和萬裏無雲的天空,呼吸著野草和煙熏的清香,盡情地享受夜色的寧靜,心中無比興奮、快樂。

兩天之後,他們終於到達了祖父家。祖父領著他們在大花園裏奔跑、爬樹,或到河裏遊泳。而且,他們還多次跟著祖父到田間收割莊稼。

秋天回來之後,安托沙生命中發生了一件大事——他第一次去劇場看了戲劇。

景色秀麗的塔幹羅格自古以來就負有“音樂之城”的美名。這裏民歌尤為盛行,因為當地居民大多是能歌善舞的烏克蘭人。而且它又是個與外國通商的港口,有許多意大利和希臘的商人。意大利的劇團經常來演出一些著名的歌劇,如《塞維勒的理發師》、《茶花女》等。

安托沙雖然無數次經過彼德羅夫斯卡亞大街上的劇院門口,但還從來沒進過裏麵看過戲劇。因為當時學校有規定:中學生未經校長的批準,不準進劇院看戲。

第一次看戲,當帷幕拉開時,安托沙簡直驚呆了!

當時台上演的是奧芬巴赫的俄羅斯輕歌劇《美麗的葉蓮娜》。

安托沙深深被舞台上的布景、燈光和演員的服飾吸引住了:硬紙板做成的大理石圓柱,藍色的幕布展現出浩渺的天空;折射在天幕上的燈光變幻出美麗的彩霞;演員穿的服裝讓人眼花繚亂……

這出歌劇使他非常興奮和激動。在回家的路上,劇中的情節一直縈繞在他的腦海中。回到家以後,他就欣賞起歌劇裏的各個角色來。

從此,他拋棄了童年時的遊戲,也忘記了去捕魚、到墓地裏玩耍,再也離開不戲劇,離不開劇場了。他完全沉醉於戲劇的激情之中。

而且他還發現,來看戲的都是一些有錢有勢的顯赫人物,他在心裏說:“呀,這麼多的人都來看戲,都為一名演員喝彩,做演員可真了不起,將來我呀……”

一回到家裏,按捺不住的安托沙就與具有喜劇才能的兄弟妹妹組建了自己的劇團,他們在親戚、朋友和鄰居們這些熱心觀眾麵前演出。他親自參加演出的第一個戲就是《欽差大臣》。

那天,他和兩個哥哥很早就把雜貨鋪隔壁放木柴的小屋打掃幹淨,用木板鋪墊成舞台,拉一根繩,上麵搭上被單當帷幕。而且這次,父親還破例允許他們多點了幾根蠟燭。

“觀眾”們都趕來了,演出正式開始。

安托沙扮演戲中的省長角色,他挺著僵硬的脖子,穿上帶著鋥亮銅紐扣的節日製服,腰上挎著一把馬刀,為了增加風度和派頭,還用坐墊在衣服裏把肚皮墊得鼓起來,胸前掛滿了紙板做成的勳章。

他瞪圓了眼睛,鼓著嘴,鼻音很重地說:“嗯,我是誰?你不知道,我就是本省的省長,記住了?”他演得滑稽極了,使“觀眾”笑得喘不過氣來。

後來,他更出色地在戈裏高裏耶夫的《馬車夫和一個騎兵軍官的惡作劇》中扮演了一個饒舌的老太婆。隻要他一登台,“觀眾”就止不住大笑,因為他總能把角色表演得惟妙惟肖。

有一天,安托沙說:“咱們應該有個固定的劇院來演現代戲,老在柴屋裏可不是辦法。”

大家也深有同感:“是啊,是啊!”

後來,安托沙的好朋友安德烈·德羅希表示:“我們家的房子很寬敞,可以到我家去演。”

他們和安德烈的父母一商量,這對善良和富裕的布爾喬亞夫婦立刻就同意了。

安德烈把他們領到一個大客廳:“怎麼樣?夠不夠大?隔壁的房間可以供演員化裝和放服裝道具。”

兄妹6人繞著大廳走著,比畫著。二哥尼古拉高興地說:“這回可好了,咱們有真正的劇院嘍!”

後來,安德烈的母親又熱心地向他們說:“孩子們,你們看看走廊落地窗的那個大布簾能不能用上?”

大家到走廊一看,那是一塊彩色的上麵飾有展翅欲飛的巨鳥的布簾。拿來一試,正好把大廳隔成兩半,前麵是舞台,另一邊是放著椅子的觀眾席。

在一個小孩專用的壁櫥裏放滿了服裝、道具、化妝盒、假發。不久他們的戲就一出出在這裏上演了。他們的精彩表演,每次都獲得成功,“觀眾”席上擠得滿滿的。

後來,安托沙受到成功的啟發和鼓舞,還自己動筆在練習本上為自己的“劇院”創作短劇。

他寫的第一個劇本叫《孤兒》,表現不懈追求和反抗精神。後來還創作了一係列喜劇題材的如《棋逢對手》、《一個剃了胡子的佩槍的秘書》、《難怪雞叫了》等。

他的劇本不僅供家庭劇團演出,也供給同學業餘演出,於是他又大膽創作短劇來嘲笑有些同學的怪癖。不過演過後就毀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