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的格雷厄姆—紐曼公司坐落在42大街的查尼大樓。它是一項共同基金,公司主要根據一些選擇的技巧來買進一些股票,做短期或長期的投資。
格雷厄姆是當時最著名的投資人之一,他的公司有6個職員,巴菲特就是其中的一員。
巴菲特來這裏工作,可以說目的不是格雷厄姆給他的薪金,而是來學習和掌握格雷厄姆對股票獨到的認知能力和詮釋能力。
巴菲特在這裏主要的工作就是幫助格雷厄姆尋找極便宜又有很大增值空間的股票,然後送給他,他就決定買或者不買。
為了能學到格雷厄姆的東西,巴菲特幾乎讀遍格雷厄姆所有的著作,而且做了深刻的研究,但是他又不迷信格雷厄姆,他相信自己的調查和判斷。
有一次,一個費城的經紀商給巴菲特介紹一種家庭保護公司的股票,這是一隻一點名氣都沒有的股票,連做股票投資的人都很少知道,開價每股15美元。
這個股票沒什麼公開的資料,不能對其進行估價,但是巴菲特也沒有就此放棄。他找到了哈裏斯堡的州保險辦公室,收集到了一些數據。
根據數據分析,巴菲特判斷這隻股票如果15元,真的是相當便宜了,而且增值的空間是很大很大的。他向公司建議購買一些,但格雷厄姆的合夥人不看好這個股票,也不聽巴菲特的分析。
自己看準的事情,不論別人怎麼看,自己是一定要做的。他就用自己的戶頭買了一些,一段時間以後,這個股票就從每股15美元升到了每股370美元,翻了24倍多。
還有一次,巴菲特發現位於馬薩諸塞的新貝德福德聯合鐵道股票正以45美元的價位交易,而每股單算現金值就能達到120美元。
巴菲特建議格雷厄姆馬上購買這個股票,但這位受巴菲特十分景仰的股票投資大師並沒有看好。但巴菲特還是自己買進了一些,並從中獲得贏利。
雖然巴菲特是做股票投資生意的,但他並不死板教條,因為他知道做股票投資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隻要賺到錢,那麼就不要拘泥於把股票怎麼做了。
1954年,一家地處布魯克林市名為羅克·伍德、以生產巧克力為主的公司宣布,他們要用可可豆回購他們公司的股票,因為他們的庫房裏存有大量的可可豆。
巴菲特通過自己的調查得知,現在市場上的可可豆價格很高,而那家公司的股票價格又很便宜。於是巴菲特就用股票去那家公司換可可豆,再把可可豆運到市場上銷售,然後再買股票去換可可豆,從中賺取巨大的利潤。
巴菲特是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賺錢的機會的。在好多個星期,他都忙著買股票,賣豆子。這在股票經紀人看來幾乎是一個笑話,但巴菲特就是在別人看似笑話的當中,賺到了大量的美金。
巴菲特雖然是格雷厄姆的學生,但是在事實上,巴菲特對金錢的嗅覺要比他的尊師要靈敏得多,在動作上也比他的尊師更快,所以,巴菲特在進公司僅僅1年的時間裏,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巴菲特雖然受到格雷厄姆的器重,但巴菲特仍然感到在這裏並沒有達到他預期的那樣。因為他可以使用的資金很有限,隻能看著巨大的利潤白白地付之東流。
格雷厄姆不像一個真正的股票生意人,更像一個專家學者,他對金錢不怎麼感興趣,他樂於堅持他的數學原則,盲目地信任公司的管理能力,而反對到公司進行實地調查,而且對投資的態度也相對保守一些。
巴菲特感興趣和追求的是,究竟是什麼使得一家企業比另一家更成功,他要親自到公司去看一看,尋找自己要的答案。由於兩個人對一個股票的意見很難一致,做起事來就不大統一。
巴菲特一邊為公司工作,一邊不聲不響地做著自己的投資,他的投資也給他以豐厚的回報。從他大學畢業到現在,他的個人資產由原來的9800美元激增到14萬美元。巴菲特已經擁有了股票投資的資本了。
1956年春天,巴菲特又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奧馬哈,他把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共7人組織到一起,成立了屬於巴菲特自己的股份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巴菲特作為公司的總合夥人,在公司裏投資100美元。
巴菲特對自己的公司前景是相當自信和樂觀的,但是如果他要想把自己的公司做大,那麼就必須有足夠的資金給他運作,才能讓他賺取更大的利潤。也就是說,若沒有足夠的資金,他在股票投資上的天賦就無法展現。他現在急需更多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