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演員變家奴(2 / 2)

為什麼會發生如此低級、如此要命的失誤?!

更有甚者,開始“陰謀論”,說奉友俊是得罪了“大佬”,像李小龍兒子那樣被人搞死的(注:此處不代表作者看法)……

至於他的家人,如何心碎,自不待言。

而古代的奉友俊呢,真是巧了,他不僅和演員奉友俊同名同姓同齡同鄉,還幾乎長得一模一樣!

真是無巧不成書了。

不過,仔細想想,也非常合理。冥冥之中,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種“不可能”的巧合,上天才會安排他來魂穿嘛。

不然,憑什麼是他?

誰又能證偽,在某個時空裏,不會存在這種誇張、雷同的可能性呢?

估計是出於營養不良的原因,原身看上去,比現代的奉友俊要清臒幾分。

且古代男子皆蓄須——少年郎也不例外——所以,古代版奉友俊明顯要比現代版保養得宜的“小鮮肉”奉友俊老成不少。

話休絮叨,卻說這原身,本是鄭國府的一介家奴,祖籍華亭縣(即今上海市)。

今朝卯時,奉友俊和婢女春蘭駕著牛車,出府到西市采購食貨,當行至通化坊的小巷時,竟冷不丁地被一柄寒冽冽的長刀架在了脖子上。

驚嚇不已的春蘭,立即被對方敲暈在了一旁。

而奉友俊其人——

上個月才剛“及冠”,主持冠禮的師父陳仁先鄭重地贈其一個表字:德操。

這意義非凡,讓他暗自心喜了許久。

沒錯,他是個無父無母的孤兒,舉目無親,隻得由師父這位長輩來代為主持冠禮並取字了。

他不會忘記自己行一,腳下還有倆小三四歲的弟弟和妹妹。

不過,早在他十五歲賣身入鄭國府前,二郎就已經被一遊方道士領走,如今不知漂泊到了江湖何處;而小妹呢,命運也和他相差無幾,是被一戶洛陽的大戶人家買走的,想必亦是做了百依百順的奴婢。

兄妹三人音訊斷絕多年,都不知對方近況如何,甚至不知對方是否仍幸存於人世間。

故此,奉友俊也偶爾被寥寥無幾的親昵之人喚作“奉大”。

當然,除了偷偷溜出府到清泉山莊跟著師父學武,以及少數的閑暇時光之外,在鄭國府,他還是得乖乖地當好他的“花安”。

“花安”即是他賣身為奴後,主家為其取的新名。

至於改名換姓的原因,一是為了讓家奴對主家產生認同感,二是為了便於管理,三嘛,則也是寓意著新生。

這是習俗使然,其實並無任何輕蔑的成分存在。

在寬厚容人的花家,你也可以選擇不接受,堅持“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原則,就叫自己的本名。

可若當真那樣做了的話,到底就顯得太不懂事了些。

既然都淪落到賣身的地步了,還窮講究那些幹嘛呢?能當飯吃?

要知道,不知多少窮人渴慕上趕著高攀,做夢都想隨富貴人家一個姓還來不及呢。

花安,倒是人如其名,向來安分守己,某些時候,甚至可以說是有點膽小怕事。

其性格異常孤僻陰鬱,不苟言笑,每每望上去,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讓人避之不及,唯恐沾染什麼黴運在身上。

故而花安的朋友並不多。

他甚至還得了一個不太好聽的諢號——“喪門神”。

今次卷進這場風暴中心,實屬身不由己。他更萬萬沒有想到,竟會為自己招來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