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版前言(2 / 2)

在服飾生成的最初階段中,中國服裝與其他國家服裝基本上大同小異,這是人類童年的思維能力與定勢所決定的。但是,當中國服裝立於民族服裝之苑展現風采時,世人已經意識到中國服裝的質料——絲織品,在當時是舉世無雙的。中國大地上的蠶吞食進中國土地上的桑葉後所吐出的絲,足可以織出數不清的奇異美妙的神話。當它形成衣料時,那“應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的空靈縹緲,已經令人心曠神怡;染上顏色後,那“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女郎剪下鴛鴦錦,將向中流定晚霞”的旖旎風光更是令人心醉;織或繡出花紋時,那“羅衫葉葉繡重重,金鳳銀鵝各一叢”的精工巧思將人間的美好情思與向往一股腦兒予以形象的傾訴;待製成各式各樣的衣服後,不管是“裙拖六幅湘江水”,還是“鴛鴦繡帶拋何處,孔雀羅衫付阿誰”,它們都為著裝者和所有人營造出一種具有東方藝術特色的絢麗華美。中國服裝從“絲”開始,就奠定了與眾不同的服飾形象乃至到服飾文化。

中國服飾在中國曆史長河中,是閃爍著奇異光彩的清流,它不僅真實地記錄了中華民族的曆史,而且以自己的五光十色為中國文化增添了美麗的、生命的律動。更重要的是,中國服飾在世界文化中,為中國人創造出中國文化的特有形象,至今一句“唐褲”,仍然使世人聯想到中國那可以兩麵穿的所謂中式褲,而“旗袍”則至今在國際時裝舞台上保持著獨有的魅力,幾乎所有人為之傾倒。

可以使中國服裝史引以為驕傲的是,中國有著廣袤的大地和眾多的民族,這些民族在各自的生存環境和文化氛圍中形成了自己的服飾形象。我們今日探究哪一個民族的服飾起源,都可以聽到關於這個民族的美妙的傳說。用五彩衣裳編織起來的56個民族經緯縱橫的中國服裝史,是一部難得的氣象萬千的史書。中國服裝史在述說著,兄弟民族長期以來的患難與共。蜀國諸葛亮在苗、壯民族感染瘟疫時,毅然以柔軟的絲綢送去為衣,於是“諸葛錦”“武侯錦”就成了千餘年來民族團結的佳話。

中國服裝史是難以在一本書中展現出全貌的,筆者若能以斑斑點點而使讀者得窺全豹,那也就知足了,並深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