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姥爺從戰爭時期就是村裏的老黨員,了幾十年的黨支部書記,大人們經常在姥姥家說說笑笑進進出出,到了晚上就聚4:我姥姥家,圍著小煤油燈,抽著煙袋或自製的煙卷機著炒花生,聊天拉呱兒。我至今還經常想起在昏暗燈光裏聞著烤煙味和煤油燈味的感覺。還有姥姥家燒柴草大鍋煮餃子的味道,我蹲在姥姥鄰居家門口等著吃新打出來的老豆腐等等,這些記憶恐怕要陪我一輩子了。
我己得當時在姥姥家還過了正月十五,老家的正月十五很熱鬧,提前好幾天大人們就開始忙著做炸果子。老家的做法跟濟南不同,濟南是用雞蛋、糖和芝麻、麵粉和成團,然後擀皮切條翻成麻花樣濕著就下鍋炸,炸出來的味道像天津大麻花,似因雞蛋和芝麻多而更香甜酥脆。老家的做法是用雞蛋、熟地瓜、芝麻、麵粉和成團,擀皮切條翻成麻花,然後放在外麵曬幹,過幾天才下鍋炸,炸出來的很鬆脆,不很甜,也很好吃,就像現在的“旺旺雪餅”,怛是香甜味的。正月十五晚上,-:姨和舅舅點了一個大油燈,用一個長杆子挑著,帶領我們這些孩子去外莊看戲,那是我第一次聽老家的地方戲,台同大概是用汽南話說的,我聽不太懂,唱的曲子調門很髙嗓音很尖,現在想想還有點印象。
大概是過了正月十五以後,我媽媽和兩個姨又忙著炸香油果子(其實就是濟南的油條),然後有一天清早舅舅推著獨輪小推車,媽媽、我和妹妹坐在車上,我們到五姨姥姥家走親戚去了。五姨姥姥家的院子很講究,好像裏外有兒個院子,是富有人家的布置(聽媽媽說五姨姥姥跟老姥姥家一樣是開明地主,土改時村裏人對他們很客氣,因此沒有受到太大衝擊五姨姥姥長得很富態,大臉盤白白的,待人非常和善,他們家的人也都很和善很斯文、像老式的讀書人。五姨姥姥領著我和妹妹去看她家新出生的小嬰兒,原來是托姨姥姥的兒媳婦剛生小孩,我們是來賀喜的二我記得她家門〖掛著個紅布條(媽媽說家裏生了小孩就掛紅布條我們到了以後,看見不斷奮親戚朋友也賀喜,五姨姥姥家收了很多香油果子,
我們住在五姨姥姥家時,早吃的都跟產婦吃的一樣,每人兩個荷包蛋還有番油果子:媽媽跟五姨姥姥坐在堂屋門包餃子,五姨姥姥也允許我幫著“搓劑了”(也就是揉擀餃子皮用的小麵團),媽媽和五姨姥姥好像有說不完的話後來媽媽說她小時候基本是仵老姥姥家長大的,跟:姨姥姥很親。四姨姥姥是來本鬼子的時候嚇死的,還沒有結婚到現在為止我總共回姥姥家三次,從來都覺得姥姥家比濟南好,好玩的多,好吃的多、而且那裏的人都很友善可親姥姥來我們家時是“文革”後期,是我們家生活境況最差的時候姥姥跟我和妹妹睡在大屋的小裏屋(其實是小樓梯問)。雖然條件差,但姥姥能長期住,我很開心,因為我當時很羨慕別的孩子有奶奶或姥姥在家裏。姥姥沒有睥氣很隨和,她經常跟我和哥哥開玩笑,有時我們調皮,她最多罵一句小死死鬼兒!”姥姥對養小動物很有辦法也很耐心,她的牙吃飯都很費力,但她卻非常耐心地給小貓嚼食,她很憐惜我們家那隻描。那隻貓是灰白兩色的娌花小母貓,名叫小花,它一個月大時我把它從鄰居家抱來,一自:養了八九年。這隻貓很有靈性,無論條件多差,它一肓忠實地跟著我們,陪著我和妹妹長大,姥姥來了,它像3年姥姥家的狗一樣一聞就知道是一家人,我們不在家時姥姥陪著它玩,它也陪著姥姥玩。後來小花在外麵不知吃了什麼有毒的東西,死掉了姥姥也很傷感,平裏顯得更孤獨,直到因病去世。
剪舅把姥姥的骨灰盒帶回了莒南老家。大約是第二年,就是那次我陪媽媽去莒南給姥姥上墳,而後又去沂南看望了年邁的奶奶,並且給老奶奶墳。可能因為那時年紀還小,還無法明白老奶奶在臨終之際,聽爸爸附在她耳邊說到我剛剛出生時,她給我起的那個驕傲的名字--“貴諞”,我的沂蒙山老祖母的那種無限的滿足和誇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