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姑眼中的“老奶奶”--
奶奶和命運拚搏了一輩子,奶奶雖不識字,可聰明過人的奶奶懂得很多道理,自己再苦再累沒拖兒子的後腿,也沒拖孫子的後腿,盡管一萬個舍不得。記得每年無償交納公糧時,奶奶總是拿最好的大豆、小麥,總是簸得幹幹淨淨的。我家曾多次住過自己的部隊,奶奶總是讓出堂屋給部隊住,騰出堂屋存放軍需品。我還清楚地記得滿屋子的軍衣和粗毛線軍襪。我奶奶和母親做過軍鞋,縫過軍衣,我奶奶也是名副其實的軍人母親。
二姑苗得榮在她的散文《奶奶》中寫道--
奶奶、母親、姐姐和我,在我的記憶中,奶奶是我們家的第一位女主人。奶奶娘家姓高,個頭長得也高,身材勻稱,長得不醜,長方臉,雙眼皮,頭發有些自來卷。我記事時奶奶已把頭發全向後梳了,盤了個鬏兒,頭發有些花白,耳朵上戴了一對“豆芽菜”式的銀耳環。
後來從家譜上,才知道奶奶的名字叫高秀英。雖說奶奶是小腳,也是出類拔萃、精明能幹的女中強人。可奶奶命苦,我爺爺44歲就撒手人寰,那是黃金難買的年齡,帶著無限牽掛被無常鬼索走了。我奶奶及家人那是怎樣的呼天搶地,大放悲聲。真所謂天塌了,地陷了。在萬般無奈中,我奶奶挺了過來,帶領我父母堅持撐下去。我父親年輕體高力薄,識文解字的事內行,出力的莊稼活不是拿手的。他和我母親結婚,有我姐姐以後,父親生了一場大病,不得不把宅子的前半院典當給邱姓,得大洋80塊,以後再無力贖回。1939年,惟一的弱男勞力父親才25歲參加抗戰打鬼子去了,惟一的男孩我哥哥當時隻有7歲。我奶奶和我母親像打翻了五味瓶,酸辣苦澀無不俱全。惟一的甜頭全寄托在我哥哥身上。我奶奶和我母親堅強地撐起這片破碎的家,家裏、地裏、場上摸爬滾打,因此一家老小不至於挨餓。雖說常年吃的是最粗的糧食子煎餅,咬一小口,嚼一大口,又難吃又難咽。還有地瓜秧子小豆腐,喝的是紅秫秫稀粥,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農村生活就已經不錯了。我奶奶常說:“子是農民的養家糧,有子吃就餓不死。”子這種農作物現在很少有了,它不好吃,可高產、穩產,旱澇保收。
奶奶的智慧是少有的。也許是長期的磨煉,我奶奶不論家務活還是坡裏場上的農活都了如指掌。場上活會打草苦子,垛垛,打場揚穀,編架籬笆帳子,這些活看起來簡單,其實內中都有技巧。揚場揚不均勻,空中麵積不大,糧食不會揚幹淨的。垛垛垛不好,垛會塌的,特別是麥秸垛發滑更難垛。這些活都是奶奶耐心地教我們掌握技巧。熟知哪塊地適合種哪種作物長勢好,利用效率高,收成多。哪塊地種什麼都胸有成竹,哪塊地上什麼肥。當時我們家是地多肥少,就炒些爛豆子,上碾一碾,再加一些碎豆餅,像撒芝麻鹽一樣撒在溝裏。村東八分地是好淤土,能保水、保肥,適合種各種農作物,於是奶奶常把這塊地種棉花或秧地瓜。種棉花是技術活,奶奶懂得用草木灰搓種、催芽、插種,還有施肥、鋤草、滅蟲、打頭、拿杈、去底葉,還懂得什麼時間拾棉花,軋棉花、紡棉花樣樣精通。村北一畝多沙土地種綠豆,間作芝麻,高矮互不爭奪陽光,充分利用地利。村西一塊澇窪地常種子,一大垛穰冬天喂牛,糧食人吃,雖說糧食粗劣,總比餓肚皮強。
中耕鋤地,奶奶指導母親、姐姐及我,用多種方法。不幹不濕用鋤鋤,苗高地濕就拔草,每次拔草都帶著小板凳。棉花地裏還得拿螻蛄,把棉花棵周圍用腳踏結實,不讓螻蛄去拱。
農閑時家裏兩輛紡線車,奶奶一輛,母親一輛。奶奶手巧紡得線細,均勻,光滑,她紡線時拿棉花的左手食指伸得長一些,這樣紡出的線光滑好看,我奶奶也常這樣教導我們。拐線也是奶奶最拿手的,她把拐子上的線,用毛刷蘸一點點水,朝一個方向輕輕一刷,線毛毛就不見了,再擰成麻花式樣,又光滑又好看,買主一看就上眼。因此奶奶紡的線總是賣個好價錢。差不多一個集空能紡二斤棉花,捆成四捆,當時都是那樣捆著,已成為規格。
這輛紡車後來就成為我和姐姐的了,我和姐姐白天紡,奶奶和母親夜間紡,每晚點著豆粒大小的油燈,堅持紡完一個線穗子才睡覺,否則母親是不敢睡的。我和姐姐還享受早睡的待遇,母親紡著線,往往困得像磕頭蟲。
我奶奶50來歲就積勞成疾,得了莊戶人說的癆病,一到嚴冬就犯,一犯就臥床不起,什麼活都不能幹了,光喘氣都喘不過來,有時蹶蹶地跪在床上大口大口地喘氣,有時像蝦米一樣蜷曲著咳嗽。我和姐姐、母親侍候她,捶捶背,收拾痰物等。每天早晨衝蛋茶,放點白糖,有時給她煮梨、煮山楂,咳嗽了就吃幾口壓壓。那年代有病從不看醫生,幹受罪,農村沒有什麼好吃的,也沒錢買,我家沒有暖水瓶,每晚燒好半瓦壺開水,夜間奶奶口渴了,我披著棉襖起床,用柴草再把涼水熱一熱給奶奶喝幾口。我和奶奶一床睡,每晚給奶奶暖腳。長期的艱難生活,我的抵抗力也增強了,多麼冷的天,夜間起來侍候奶奶也從沒感冒過。有時我做麵疙瘩湯給奶奶喝,那麵疙瘩湯是用簸箕滾蕩成豆粒大小,放點油鹽蔥花,很好喝,奶奶最愛喝,常誇獎我做得好吃,那是我跟姥姥學的。奶奶還愛吃小豆腐,除了地瓜秧子小豆腐,我和姐姐常去地裏挖些苦菜或萋萋菜,這些野菜做成小豆腐很好吃,老年人吃了敗火,不便秘,還有營養。奶奶常說:“萋萋菜倆莢莢,餓不殺80歲的老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