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醉酒後第二天,孫正前來看張子龍,發現張在宿舍呼呼大睡呢,孫正前心想:畢竟年少,一高興就得意忘形。想想自己前些年不也這麼過來的嗎?孫正前也不說什麼,隻是囑咐讓炊事員熬碗薑湯送過來。搞的張子龍醒來後反而覺得特別愧疚。孫正前隻是拍拍張子龍的肩膀說:“老弟呀,老兄也是從你這年齡過來的,嚴格要求自己,原則性錯誤不能犯。”張子龍隻能默默點頭:果然和領導做兄弟還是有些小好處的。穆開祥就沒這麼幸運了,第二天被班長抓住了醉酒,還鬧事,把人家警衛給打了。還好張子龍出麵去說了些好話,把這事壓下去,畢竟剛獲得了表彰,高興一下也是人之常情。
可是這些事情剛處理,就聽有人來送了一份電報給張子龍,這份電報幾經輾轉才到張子龍手中,忘著電報上的那幾個字,真是欲哭無淚。才離開不到兩年,父親的病愈發的嚴重了,終於到了一病不起的地步。雖然人沒有回家,可是小春在國內的這段時間還是有寫信給家人的習慣的,他知道爹娘對自己一直很是牽掛,為了讓遠在家鄉的父母安心,寫幾個字就能換來父母的喜笑顏開,還是十分值得的。娘一直不認字,都是讓張老師代筆。信每次都是經過張老師的口讀給爹娘的。以前的信中對父親的病提到過,可是沒想打竟然這麼快父親就沒了。電報上的日期是半月之前,想必父親已經入土為安了。電報中還有兩個字,硌的張子龍的心生疼“勿回”。肯定是娘擔心自己回去後影響在部隊的訓練,可是親生父親沒了,不該回家盡孝嗎?生生的剝奪了自己作為一個兒子該盡的義務。可是母親也是為了自己好。
孫正前看到張子龍心情不好,還以為醉酒的事情還沒走出來,便出口安慰道:“小春,我可沒有怪你喝酒的意思,你就別自責了。”張子龍知道孫正前誤會了,便解釋道:“不是的,我剛接到家裏的電報,說是父親去世了,我這心裏很難過。母親還說不讓我回去。”孫正前一聽:“什麼,伯父去世了?什麼時候的事?”“也就半月前,電報轉了好幾手才到我這,已經晚了。”孫正前之前對張子龍的家庭情況也有些了解,便安慰道:“你別太難過了,伯母也是怕影響你,好好留在部隊才是對你母親一個好的交代。”張子龍知道孫正前說的話在理。可就是難以控製內心的那股悲痛。想想自己是該給家裏打封電報報個平安,便跑到電報處打了封電報給家裏。內容是這樣的:母親,電報收到,遵從叮囑,不回,保重。
穆開祥知道張子龍家裏出事了,趕緊跑來看看他。孫正前批了張子龍兩天假,讓他好好休息,放鬆心情。這天晚上夜深了,張子龍拿了半瓶白酒,四個蘋果,一盒煙,他來到了操場旁邊的小樹林裏。把果子擺上。點了四顆煙插在地上,倒了杯酒。舉起酒杯,張子龍對著月亮說:“爹,兒子不孝,不能回去給您披麻戴孝,隻能在晚上偷偷祭拜您,知道你愛喝酒,兒子帶了你最愛喝的老白幹兒。”說完把酒灑在了地上。接著又磕了四個頭。然後默默的流眼淚。把剩下的酒全喝掉,張子龍一個人東倒西歪的回了宿舍。還好給他安排的是小單間,不然這動靜非把室友們吵醒不可。一直睡到第二天中午,張子龍隻覺的頭痛的很,可能是這酒的後勁吧。他知道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洗漱後穿戴整齊,便去孫正前那報到去了。孫正前對這小子的表現很是滿意。用孫正前的話說就是:“老子就知道你小子不是一般人,一點小事是不能把你擊垮的。”張子龍笑笑,他這麼做隻是不想讓遠在家鄉的娘難過。自己一定要讓娘放心自己。可是張子龍壓根不知道,娘的處境也好過不到哪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