絹帛之上寫的內容是過去已經生的事情,但對於消息閉塞的萬寧來說,這些消息還是新鮮的,對於正在看的樓沂南和祁承乾來說也是陌生的。
絹帛之上所寫的內容是按照時間展順序而來,林林種種倒也是挺多,新帝登基到失蹤期間表現的都很平庸,並沒有什麼突出的政績表現,如果一定要說出什麼能夠讓人印象深刻的,那便是新帝對政事左右不定、猶豫不決的態度了。沒有了老皇帝做最後的決斷,新帝顯得很焦躁,最後隻能夠時常喊華大人、敏王等人進宮問詢,別人肯定的說了他才會拿定注意做下決定,沒有自己任何主見的皇帝那是悲的。
新帝完完全全的信任著華晉源華大人還有敏王父子,特給了他們進出宮廷的令牌,一時間風光無兩,羨煞旁人。
還有一件事情在皇帝失蹤之前顯得尤為的怪異,皇太後也就是樓沂南的姑母樓氏突然重病不醒,樓皇後身為武將之女、將門之後,從小就舞刀弄槍的,身體很好,在生病之前也是麵色紅潤、精神極了,還去了禦花園賞花,就這麼個健康的人突然那就病了,如此蹊蹺,太醫呃診斷不出個所以然來,現在也就是用好藥吊著性命。本來牢牢的把持著後宮大權的皇太後病了,後宮事宜便落到了皇後的身上,皇後也沒有立刻就更改了後宮的規矩,但她做了幾件事情、罷了幾個囂張的下人,看著不起眼,卻也是個厲害的角色。
皇太後病了,最大的受益人是誰?
樓沂南和祁承乾看到這一段,對視一眼,腦海中都浮現出這麼個問題,答案也自然而然的緊隨其後,最大的受益人不就是皇後嘛。皇後,華大人之女是個好強之人,出閣之前就有京城才女之稱,小小年紀就幫著母親打理家務,將自己父親的幾個妾侍、還有那些個庶出的兄弟姐妹都治得服服帖帖的,這樣秉性的人不是甘願人下的。
繼續往後看,就是新帝失蹤的事情了。
信中詳細的寫了,新帝失蹤那日一切如常,晚膳前去了皇太後宮中看往皇太後,晚膳也是在皇太後宮中用的,吃完晚膳又待了一個時辰之後方才去了皇後宮中,皇後強勢,宮中大小侍從都要過她的目才能夠待在宮中伺候,而且自皇太後病了之後,她陸陸續續的從娘家要了很多侍從進去,整個鳳儀宮就是她華家的天下,樓沂南的人無法探聽進去,所以不知道皇帝進入皇後宮中之後生了什麼事情。
第二日,皇帝便不見了,皇後還以為皇帝是去上朝了,故沒有在意。而等著皇帝上朝的眾大臣左等右等皇帝都沒有來,敏王便讓人去詢問,兩方麵這麼一對,皇帝不見了!
如此,這個消息想要隱瞞也不能了,翻遍了整個皇宮暫時都沒有找到皇帝。
後幾日,就在人心惶惶之時,敏王突然拿出了一份詔書,說是從皇帝宮中找到的,詔書的內容便是皇帝自愧自己無能,個人的能力無法匹配帝位,登基以來的日子讓人覺得力不從心,於是產生了禪位的想法,想要將皇位禪讓給有德之人,這人便是敏王。
敏王拿著這份詔書,又早就做了逼宮的準備,雖然事有匆忙,但也很快登基為敵了。反對敏王登基最凶的便是華大人,敏王便將華大人圈禁家中,不出兩日便現華大人投環自盡了,還留一份遺書說是心中有愧。
後又寫了一些敏王登基之後做的時候,樓沂南和祁承乾大略的看了一下就便放下了。
樓沂南將絹帛團成一團放入懷中之後說道:“今日便收拾東西,明日就離開萬寧,我們去榕城。”
“我也是這麼想的,時間不等人,敏王現已登基,容不得我們從長計議了。”
“後麵應當還有消息送來,榕城比萬寧距離京城要近些,也好早點兒收到消息。”
“嗯。”
樓沂南和祁承乾一係列命令吩咐下去,這就不一一說來,第二日巳時不到,一行人便往榕城而去,看著越來越遠的老宅,他們心中自是感慨萬千,而懷裏麵的樅兒就沒有那麼多大的想法了,被爹爹抱在懷裏麵坐在高頭大馬之上,居高臨下的看著身下的人事物,一切都是那麼的神奇,已經不是第一次坐馬的樅兒還是興奮萬分,祁承乾必須兩隻手抱著他,不然一個不留神小家夥就榮意掉下去,簡直是一刻都不能夠分心。
旁人家的孩子這麼大時候是什麼個模樣,祁承乾和樓沂南不知道的,但是他們知道自家的孩子是個好動的,現在樅兒還小,他們帶起來尚且吃力,以後長大了、會跑會跳了,想想就頭疼。
榕城,他們隻待了不到半個時辰的地方,又重新回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離開萬寧嘍!
——————
更新時間修改,現在是寫完了就送上來,所以更新時間就在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