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這樣說話,會讓你(2)(3 / 3)

突出中心,拋出“王牌”

泛泛而談、毫無重點的彙報顯得很膚淺。通常,彙報者可把自己較為熟悉的情況的某個方麵作為突破口,抓住工作過程和典型事例加以分析、總結。彙報中的這張“王牌”最能反映出你工作的質量。

市建材公司的馮濤從一個用戶那裏考察回來後,敲響了經理辦公室的門。

“情況怎樣?”經理劈頭就朝馮濤問道。

馮濤坐定後,並不急於回答經理的問話,而是顯得有些心事重重的樣子。因為他十分了解經理的脾氣,如果直接將不利的情況彙報給他,經理肯定會不高興,搞不好還會認為自己沒盡力去辦。

經理見馮濤的樣子,已經猜出了肯定是對公司不利的情況,於是改用了另一種方式問道:“情況糟到什麼程度,有沒有挽救的可能?”

“有!”這回馮濤回答得倒是十分幹脆。

“那談談你的看法吧!”

馮濤這才把他考察到的情況彙報給經理:“我這次下去了解到,這個客戶之所以不用我們廠的產品,主要是因為他們已經答應從另一個鄉鎮建材廠進貨。”

“竟有這樣的事!那你怎麼看呢?”

“我想是這樣的,我們公司的產品應該比鄉鎮企業的產品有優勢,我們的產品不但質量好而且價格還很公道,在該省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就是,一個小小的鄉鎮企業怎麼能和我們相比呢?”經理打斷了馮濤的彙報。

“所以說,我們肯定能變不利為有利。最重要的是,當地的建築公司,多年來使用我們公司的建材,與我們有很好的合作基礎,這是我們的優勢所在。但該客戶答應與那個鄉鎮企業訂貨,主要是因為那個鄉鎮企業距離他們較近,而且可以送貨上門。這一點,我們不如那家鄉鎮企業,我們可以直接到每個鄉鎮去走訪,在每個鄉鎮找一個代理商,這樣問題就解決了。”

“小馮,你想得真周到,不但找到了症結所在,還想出了解決的辦法,要是公司裏的員工都像你這樣有責任心就好了。”

“經理過獎了,為公司分憂是我的責任。經理您工作忙,我就不打擾您了。”

不久,馮濤被調到了銷售科專門從事產品營銷,公司的建材銷量節節上升,馮濤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很快成了公司的業務骨幹。

不要遺漏重點

如何判斷什麼是重點呢?當上級交代你去完成一件工作,這項工作的結果對上級來說一定會有它的用途。例如,上級請你去對外洽談年終總結會的開會場所,此時上級要根據場地能否租得到來決定開會的日期,因此,報告的重點將是有哪些適合的場地,在什麼日期能租借到及費用各是多少等等。

彙報工作要講究一定的邏輯層次,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講到哪兒算到哪兒。一般來說,彙報要抓住一條線,即圍繞工作的整體思路和中心展開一個麵,分頭敘述相關工作的措施、關鍵環節、遇到的問題、處置結果、收到的成效等內容。

作為彙報,提綱挈領是根本原則。英國作家卡普林提出了“5W1H”的彙報要點。所謂“5W1H”是指:

Who……何人(人)

When……何時(時間、時期)

Where……何地(場所、位置)

What……何事(對象、理由)

Why……何因(目的、理由)

How……怎樣發生的(方法、順序)

還有一個是後人加上去的:

Howmuch……多少錢(經費、價格)

此外,報告時一定要注意區別事實與自己的感覺。你工作時,上級並沒有親臨其境,他無法辨別你描述的是事實還是你自己的主觀感受。事實和觀感是有差別的,若給上級錯誤的誘導,讓他下達了錯誤的指示,這個責任應該歸咎於報告者。

所以優秀的職員愈是能了解上級要把工作結果用在哪裏,就將愈能把握住報告的重點,更簡單地說,上級的關心點就是你報告的重點。

與不同的同事交談須注意的問題

在同事之間要建立良好融洽的人際關係,必須經常相互交流。而要做到相互理解,除了相互幫助、相互諒解之外,得體恰當的語言也是非常重要的。許多爭吵,甚至發生在平常關係非常密切的同事之間,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說話不講藝術,使對方誤解,以致造成同事間的隔閡。那麼同事之間怎樣交談比較恰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