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能當眾揭對方的隱私和錯處
有人喜歡當眾談及對方隱私、錯處,心理學研究表明:誰都不願把自己的錯處或隱私在公眾麵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就會感到難堪而惱怒。因此在交往中,如果不是為了某種特殊需要,一般應盡量避免接觸這些敏感區,免使對方當眾出醜。必要時可采用委婉的話暗示你已知道他的錯處或隱私,讓他感到有壓力而不得不改正。知趣的、會權衡的人隻需“點到即止”,一般是會顧全自己的臉麵而悄悄收場的。當麵揭短,讓對方出了醜,說不定對方會惱羞成怒,或者幹脆耍賴,出現很難堪的局麵。至於一些純屬隱私、非原則性的錯處,最好的辦法是裝聾作啞,千萬別去追究。
(3)不能故意渲染和張揚對方的失誤
在交際場上,人們常會碰到這類情況,講了一句外行話,念錯了一個字,搞錯了一個人的名字,被人搶白了兩句等等。這種情況,對方本已十分尷尬,生怕更多的人知道。你如果作為知情者,再大加張揚,故意搞得人人皆知,抱著幸災樂禍的態度,以為“這下可抓住你的笑柄啦”來個小題大做,拿人家的失誤來做取笑的笑料,這就是為人不厚道了。因為這樣做不僅對事情的成功無益,而且由於傷害了對方的自尊心,你將結下怨敵。同時,也有損於你自己的社交形象,人們會認為你是個刻薄饒舌的人,會對你反感、有戒心,因而敬而遠之,所以渲染他人的失誤,實在是一件損人而又不利己的事。
(4)不宜過早說深交話
在交往中,我們有時結識了新朋友,即使你對他有一定好感,但畢竟是初交,缺乏更深刻的本能性的了解,你不宜過早與對方講深交、討好的話,包括不要輕易為對方出主意。因為這很可能會導致“出力不討好”。因為對方若實行你的主意卻行不通,好友尚可不計,但其他人則可能以為你在捉弄他,即使行之有效,他也不一定為幾句話而感激你。故除非是好友,否則不宜說深交的話。
(5)說話不能不看時機
有的人說話時旁若無人、滔滔不絕不看別人臉色,不看時機場合,隻管滿足自己的表現欲,這是修養差的表現。說話應注意對方的反應,不斷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講話內容,使談話更有意思、更為融洽。
委婉含蓄地說出不得不說的避諱
要想讓自己的人際關係和諧、融洽,就絕對不能犯“哪壺不開提哪壺”的錯誤,每個人對自己所避諱的事情都是非常敏感的,不管你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之失,都有可能會惹怒對方,讓他對你心存怨恨。
一位胖顧客到服裝店裏買衣服,她對一件大花和橫向條紋的上衣感興趣,售貨員勸道:“這種大花帶橫條的衣服適合瘦人穿,你這麼胖,再穿上這種衣服,那不難看死了。”售貨員是一片好心,但她觸及顧客的忌諱,女顧客氣得一句話都沒說,就走了。
人是有自尊心的,總希望受到別人的尊重,總不希望人們一見麵就提自己不愉快的事。因此,人人都不願意別人觸及自己的憾事、缺點、隱私和使自己感到難堪的事,這也是一般人所共有的心理。因此在現實的交際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尊重別人,交談時千萬不要涉及別人所忌諱的問題,不然就會使人際關係惡化,導致交際的失誤。在生活中這樣的失誤真是不少。
有一位從小雙臂殘疾的人,靠自己的努力練出用腳指頭夾筆寫字作畫的本領,他的畫被選送到國外展出。一位記者采訪他時竟唐突地問:“你是靠腳指頭成名的,那麼我問你,是腳有用還是手有用?”這一問使得那個畫家十分惱怒,反問:“維納斯雕像是以斷臂出名的,你說她是有胳膊美還是沒胳膊美?”問得那記者瞠目結舌,采訪也隨之失敗了。
自然,生活是複雜的,由於種種原因,有時說話還非要涉及別人忌諱的話題不可,在這種情況下,做人就要講究語言技巧了。要盡量把話說得委婉、含蓄些,在遣詞造句時,要避免那些帶有直接刺激感官的字眼,這樣就有可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