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高高瘦瘦的朋友新買了一件短上衣,興衝衝地請張劍品評。
張劍見她穿了新衣越發狀如衣板,不禁脫口說道:“這件衣服並不適合你。”
朋友立刻沉下臉來。
張劍見狀不妙,就轉而笑吟吟地說:“像你這樣苗條又修長的身材,如果穿上那種寬鬆肥大長而至膝下的衣服,就會越發顯得神采飄逸、瀟灑大方了。那些短而又胖的人就穿不出這種氣質來。”
朋友聽罷頓時轉怒為喜。
張劍的話既巧妙地暗示了這件衣服不合其身材,又誠懇地指出了其擇衣標準。同時用苗條、修長這些美好的詞語委婉地指出了其身材的特點,又用矮胖之人來做對比,滿足了對方的自尊心。一句讚美的話,為自己解了圍,也挽救了多年的友情。
誰不喜歡聽別人說自己的好話?誰不想別人經常讚美自己?讚美可以給平凡的生活帶來溫暖和歡樂,令世上所有的噪音都化為音樂,有時候,適當的讚美還可以在爭吵中澆滅對方的怒氣。
有一妻子虛榮心特別重,當夫妻商量出席友人婚禮時,她纏著丈夫要買一種昂貴的花帽。此時正值家裏鬧經濟危機,丈夫自然不肯答應花這筆錢。
爭吵中,妻子賭氣地說:“人家小李和小張的愛人多大方,早就給自己的妻子買了這種花帽,哪像你,小氣鬼!”
丈夫沒有爭論,卻故意誇張地說:“可是,他倆的妻子有我妻子漂亮嗎?我敢說,她們要有你這麼美麗,根本就不用買帽子裝飾了,是吧?”
妻子不禁轉怒為喜,一場爭吵也被有效地避免了。
讚美是與人和睦相處的最大秘訣,但要使這一秘訣有效地發揮效用,必須要恰當地讚美。真誠是順利進行交際的基礎,真誠是實現協調、融洽交際氣氛的關鍵。人們希望得到讚美,但這些讚美應該能真正表明他們的價值和特別之處。就是說,人們希望你的讚美是他們預想的結果,是真正把他們看成值得讚美的人並花費了精力去思考才得出的結論。
用間接讚美來達成目的
沒有人不喜歡接受讚美,但比較有效果的讚美方式之一應是間接讚美,因為直接的讚美聽起來好像是“拍馬屁”,而間接的稱讚會令人覺得比較實在。
所謂間接讚美就是借第三者的話來讚美對方,這樣比直接讚美的效果往往要好得多。比如你見到某人,對他說:“前兩天我和某人談起你,他對你推崇極了。”無論事實是否真的如此,但他對你的感激肯定會超乎你的想象,如果碰巧該人又是他平素很敬重的人,他對你的感激就會更深。
間接讚美的另一種方式就是當事人不在場時對其讚美,這種方式有時比當麵讚美所起的作用更大。如果背後的讚美傳達到本人,除了能起到激勵作用外,更能讓被讚美者感到你對他的讚美是誠摯的,更能增強讚美的效果。
恰當地讚美別人,會給人以舒適感,也會改善我們的人際關係。在溝通中,必須掌握讚美他人的技巧,才能達到溝通的目的,才會讓他人喜歡你。
即使奉承也要坦誠得體
人總是喜歡別人奉承的。有時,即使明知對方講的是奉承話,心中還是免不了會沾沾自喜,這是人性的弱點。一個人受到別人誇讚,絕不會覺得厭惡,除非對方說得太離譜了。
在這個社會上,會說奉承話的人,似乎比較吃香。當一個人聽到別人的奉承話時,心中總是非常高興,臉上堆滿笑容,口裏連說:“哪裏,我沒那麼好”,“你真是很會講話!”即使事後冷靜地回想,明知對方所講的是奉承話,卻還是抹不去心中的那份喜悅。因此,說奉承話是與人交際所必備的技巧,奉承話說得得體,會使你更討人喜歡。奉承別人首要的條件,是要有一份誠摯認真的態度。言詞會反映一個人的心理,因而有口無心,或是輕率的說話態度,很容易被對方識破,而產生不快的感覺。奉承別人時也不可講出與事實相差十萬八千裏的話。例如,你看到一位表情呆滯的孩子,卻對他的母親說:“你的小孩看起來很聰明!”對方的感受會如何呢?本來是奉承話,卻變成很大的諷刺,收到了相反的效果。若你說:“哦!你的小孩子好像很健康。”效果就會好些。
所以,奉承別人要坦誠,這樣,你所說的奉承話,會成為真正誇讚別人的話,對方聽在耳中,感受自然和聽一般奉承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