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推背卜(1 / 2)

盤古開天辟地之後,一眾靈蘊修化成神,天地間乃有神仙界。

女媧造人補天,天地間乃有人生界。

而自神農創草木,伏羲造百獸,天地間乃有妖魔界。

三界之中,獨人生界上承下啟,極盡繁華,三皇五帝,堯舜夏商,東周列國,烽火戰春秋,而後天下一秦,又經楚漢爭雄,霸王烏江絕唱,天下又稱漢製。東西兩漢,三國鼎足,魏晉南北,四千年間,江山不問興亡事,風雲更替幾家愁。

直至隋朝末年,楊廣無道,豪傑並起,李氏起於太原,繼高祖李淵之後,乃是一代明君唐王李世民。

唐王勵精圖治,始定大唐盛世。

當時有兩位名聞天下的道士、風鑒大師。這二人乃是師徒,師傅袁天罡,弟子李淳風。唐王聽說這二人卦無不準,算無不靈,便著名相杜如晦找到二人,宣袁李師徒進宮為大唐卜算國運。

袁李聽宣,即日進宮赴旨。

時秋,天地濃寒,萬物肅殺。

袁李二人,趕著秋日朝暉,踩著玉階銀霜,早早的入了宮,在朝堂外候著。待到早朝退罷,一應朝臣從大殿中走出,其中有認得袁李二人的,略一打躬,二人慌忙施禮。不認的二人的,左右相問才知這二人乃是風鑒卦士。宰相房玄齡聽說這二人是太宗招來問卜國運的,喟然歎道,“天下國運,事在人為,何問於卜哉?”

二人諾諾,微笑無所應答。

夫天下之事,半在人為,半在時運。使有天縱之才,無渭水垂釣之時,薑尚如何遇到文王,文王何以得一子牙,創下八百年周廟享祀?

待到朝臣散去,杜如晦引著二人聽宣進了朝堂,二人行九叩之禮,唐王宣教平身,袁李抬起頭來才見到了這人世九五之尊。不怒而有威儀,不笑而有祥容,一掌握括天下,一目周及四海。二人見了唐王這一番氣場心中讚道,“當真天下人主也!”

太宗的容貌並非英俊無比,但久居人上,舉止間自有威儀,心係天下,言談中自然祥藹,袁李二人初次朝拜,心中頗為謹悸,唐王見此嗬嗬一笑道,“朕非猛虎,二卿何以至此?”

“陛下威儀四海,臣心中難免敬畏,”袁天罡拜道。

太宗笑一笑,自龍榻上站起身來,緩步走下殿階,走到袁李二人身前道,“朕已下的殿來,二卿觀朕,不過也是雙眼四肢,一顆頭顱三尺神靈,二卿但寬鬆心胸,不必緊拘如此。”

杜如晦也在旁邊目中含笑,唐王這番言語,倒也真性情,袁李二人心中寬鬆許多。太宗又慢慢坐回龍榻,由杜如晦在旁立侍,二人見了唐王親近之態,心中早已誠服。

不等唐王言語,袁天罡已先拜道,“臣聞陛下召我二人欲問卜國運後事,臣等不敢不從,但臣等還有一個小小請求,望陛下恩準。”

“但說無妨。”

李淳風拜道,“陛下問卜,臣等不敢不以實相告,但天命斷繼,不以人意,請陛下賜臣師徒二人一道免死令。”

“準了”唐王不假思索。

二人既得了唐王免死,謝過恩後,就在殿前,背靠著背,施法通力占卜起來,但卜得一卦,便於紙上畫一釋圖,並作頌語,由杜如晦呈上禦覽。

茫茫天地,不知所止,日月循環,周而複始,自從盤古迄希夷,虎鬥龍爭事正奇,悟得循環真諦在,試於唐後論元機。師徒二人背靠著背,往來於千年天機之中,共推出六十象卦意,唐王在殿上靜靜地看著,隻見袁天罡身子微微一顫,睜開眼睛呆了片刻,回頭看弟子李淳風全身虛汗,猶在推演。

隻輕輕聽見袁天罡歎了一口氣,推了李淳風一下,李淳風才如夢中醒。師徒二人對視一眼,仿佛有什麼心事似得,互相點了點頭。將這六十象總成一本卦圖,呈於太宗。太宗得了六十象卦圖,龍心大悅,定要厚厚賞賜。師徒二人一概不受,匆匆出了宮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