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軍悶悶不樂地回到自己的辦公室。
趁吃飯的時候,把全部華人巡探叫到一起,說了督察交給自己的任務。
\"各位兄弟,三天前,有位從米國來上海的特使,在十六鋪碼頭失竊了一隻公文包。督察命令我們華人巡探,五天之內查找到線索。
\"逾期找不到線索,巡捕房全體華人雇員,將被辭退。各位想想,怎麼可以找到竊賊線索?”
沙軍的話,引得眾人議論紛紛。
能在英租界巡捕房謀上一個差使,是一份令人垂涎的職業。
收入比在外麵工作高了許多。
一探員說道:”那米國佬的公文包裏,有什麼重要的東西?要這樣急三吼四!\"
\"對啊!這茫茫大上海,到哪裏去找竊賊的線索?”
\"要辭退我們,那可怎麼辦啊?家裏就靠我這份薪水生活!\"
見眾人議論紛紛,沙軍大聲說道:”埋怨也沒有用,各位還是說說,準備怎麼做?\"
有人說從各自管轄的地麵上,找那些社會上的小混混,讓他們摸清這幾天,有誰進賬過什麼東西沒有。
有人說可以找青幫的兄弟打聽一下,他們有沒有動手摸財。
眾人你一言,我一句,紛紛出主意。
沙軍綜合了眾人的意見,讓他們這幾天全力偵辦這件事情,別的事情可以暫時放一放。
可是兩天過去了,竟沒有探查到一點公文包失竊案的線索。
沙軍急了,他不敢大意,這關乎著巡捕房全體華人雇員的去留。
不得已,沙軍命手下繼續探查線索,他獨自一人,來到了位於成都路的季公館,找自己所拜的青幫通字輩老頭子季雲卿。
季雲卿五十歲出頭年紀,人長得清瘦,剃一個光頭,上身穿件黑紡綢對襟上衣,下身一條黑色燈籠褲,白襪布鞋。
他神色威嚴地看著,對自己行禮的沙軍,冷冷的說道:”你現在是捕房探長,難得有空上我家裏了。今天怎麼想到會來敝舍?”
沙軍的父親沙飛鵬,從錫城跟隨著季雲卿到上海,開創事業。在帶人搶奪十六鋪碼頭的時候,與碼頭的控製人斧頭幫,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沙飛鵬脫了上身衣服,手中使兩把短刀,一人獨戰斧頭幫十幾個人。在血腥的拚殺中,他身中數十斧,送掉了性命,
最後,還是季雲卿的妻子,金寶師娘想出一計,知道斧頭幫幫主林長庚喜歡女色,用八根金條買通春怡樓的妓女雅紅,讓她在林長庚的茶水裏,放入慢性毒藥消腸散。
最後,林長庚不知不覺死於腸爛病。
林長庚一死,季雲卿立即出動人馬,將十六鋪碼頭奪到了自己手中。
對於沙飛鵬的遺孀和兒子,季雲卿夫妻把她們接到上海,讓沙軍入上海最好的學校,直到他從申江大學畢業。
從大學新聞係畢業後,沙軍去申報當了一名見習記者,後來寫文章得罪了上海的一名權貴,被報讓解雇。
沙軍便跟在季雲卿身邊,索性拜他為師,收了自己為大徒弟,跟著他拚拚殺殺;憑著有文化的精明,及過人的身手,他成了季雲卿手下的得力幹將。
季雲卿心存慈念,不想沙軍走他父親的老路。
花費重金,讓沙軍進了租界巡捕房,做了華人探長,有了一份安穩的職業,自己也在英租界有了一道保護屏障。
季雲卿是江蘇錫城人,是錫城青幫中著名人物,與上海的黃金榮和杜月笙齊名。
他在錫城廣收門徒,產業遍布各行各業,積累下了巨大的財富。
季雲卿四十歲時,野心勃勃的他,自忖自己實力已雄厚,把目光瞄準了鄰近的上海,就把錫城的產業交給了兒子季載楊管理。
自己則帶著老婆金寶,和一幫徒弟,東進來到上海,置產業賣房,硬生生地從上海灘,還沒有成氣候的黃金榮和杜月笙的手中,奪下了一塊自己立足的天地,成為上海灘與黃金榮和杜月笙,分庭抗禮的人。
季雲卿在上海站穩腳跟後,以自己青幫通字輩身份,在上海廣收門徒。
有後來做漢奸的張嘯林、李士群、丁默邨,都曾投入他的門下,他的徒子徒孫遍布各行各業,成為上海灘舉足輕重的人物。
沙軍見師父怨怪自己,不經常來看望他老人家,便說道:”師父在上,徒兒捕房裏實在是事務繁忙,一時抽不開身來看望師父,望師父寬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