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值日太監將金鍾撞響,身著吉日盛裝的皇太極從後殿踱入前殿,群臣立刻鉗口肅立。皇太極和藹的目光拋過:“眾愛卿各就其班,三大貝勒入座。”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三人理所當然移動錦敦,挪到了與皇太極並列處,然後對皇太極做一揖,大大咧咧的先一步坐下。皇太極麵上一派淡定,心中卻憤恨不已,手麵上因太過用力展露的青筋表明了他的憤怒和不甘,可皇太極也知道要想成大事,必須得忍辱負重,總有一天自己會讓他們心甘情願的匍匐在自己腳下。

天聰汗皇太極雄才大略,不滿足於守成,決心要開創嶄新的局麵。他執政後,躊躇滿誌,從麵臨的內政出發,采取了一係列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明顯的成果。首先是安民。努爾哈赤晚年,境內的人民反抗如火如荼。皇太極繼位後提出:“治國之要,莫先安民”。他知道漢官漢民備受虐待是禍亂之源,因此規定,凡國內漢官漢民即使從前想逃跑的及令“奸細”往來的,都已是過去的事了,從此便不再追究,結果漢民逃跑者大為減少,奸細也漸漸絕跡。皇太極非常強調滿洲、漢人的一體化,審罪、服役,都不要有差別。他了解到從前按滿官品級分配被掠的漢人為奴,編莊服役,漢人常受欺淩,就改革為每個備禦止給壯丁八人,牛二頭,其餘漢人,分屯別居,編為民戶。他還禁止諸貝勒大臣屬下私至漢官家勒索財物及進行騷擾。這使漢人得到安定,感到後金統治下的地方是一塊“樂土”。 其次是重本。後金進入遼沈以後,不僅當地漢人從事農業,連滿族也把農業作為本業了。皇太極愛惜民力,停止修城築牆,為的是“專勤南畝,以重本務”。他下令,所有村莊田土,八旗既已穩定,以後就不要變更了。對莊民的財產及所養牛羊雞豬等,都不準任意妄取。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強集權專製了,“國無二主”,三大貝勒分權而治是皇太極心中的一根刺,如果不能解決那三人,他始終不能高枕無憂。

皇太極當汗以後,傾心仿照明朝大搞專製集權。他上台伊始,設了八大臣管理國務,稱八固山額真,在旗內總管一切事務,國家有事,與諸貝勒“偕坐共議”,狩獵出師,各領本旗兵行,還負有稽察責任。固山額真的設立,削弱了諸貝勒的權力,卻加強了汗權。但還是不能動搖本就根基不淺的三大貝勒的地位。因此他又采取了廢除三大貝勒“直月”製度。天命六年(1621)努爾哈赤命四大貝勒“按月分直”,皇太極即汗位,四去其一,其餘三大貝勒仍“分月掌理”,這是一種分權製度。天聰三年(1629)完全改為由以下諸貝勒代行直月之事。皇太極的權力便高高在上了。努爾哈赤創建的後金國,直到皇太極為汗的第五年,政府機構還不大完善。為了強化統治,皇太極根據漢官寧完我的建議,仿照明朝的政體,正式設立了六部,並以多爾袞等貝勒分管各部,貝勒以下,每部設滿、蒙、漢承政三員,參政八員,啟心郎一員。隻有工部省設蒙古、漢軍參政六員。

天聰六年(1632)標誌著皇太極集權統治加強的革新措施是,原來國人朝見時,皇太極與三大貝勒俱南麵坐受禮,從本年正月始,由皇太極一人南麵獨坐。過去諸貝勒率大臣朝見,不論旗分,惟以年齒為序,從此也按旗分,依次朝見了。如今的皇太極可謂是心情爽朗、春風得意了,經過這麼多年的處心積慮、步步為營,他總算是有一些得償所願的喜悅了。然而官場得意,情場卻不怎麼如意。這兩年海蘭珠雖對他也算是體貼關心,柔情蜜意,可他怎麼都感覺有些不對勁,仿佛自己想要的並不隻是這些,而是更多,具體更多什麼,他自己都說不出來,隻能在深夜裏懷抱著熟睡的海蘭珠時暗暗鬱悶。

布木布泰早已於一年前嫁進了皇太極的後宮那四合院,當時也算是轟動一時,她豐厚的嫁妝更是令沈陽百姓們津津樂道了好一陣,皇太極雖沒有跑去科爾沁親自迎接,倒也給足了她麵子親自騎著高頭大馬在城門等候,婚禮也是盛極一時。皇太極不知怎麼想的,任由布木布泰的天生“鳳命”的傳言傳遍後宮甚至是朝野,不過倒也把那些鬥雞眼似的女人們的注意力給轉移到了新嫁娘身上,還時不時的用同情憐憫甚至是恨鐵不成鋼的眼神荼毒海蘭珠,或許那些人等著看親姐妹自相殘殺的好戲的吧?可惜,海蘭珠整日的大病小病的不斷,三天兩頭的缺勤,沒給她們什麼挑撥的機會,即使好不容易遇見一次,她也隻是滿麵無辜的看著那些話中有深意女人,要多無辜就有多無辜,要多純潔就有多純潔,別的咱不會,裝傻什麼的最拿手了。搞得那些女人挑撥別人不行,還害自己生了一肚子的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