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內閣在豹房(1 / 2)

年紀輕輕,從來沒有吃過苦的,大明第一幸運皇帝朱厚照,最不待見的估計就是這些老臣了。

太液池的豹房,本是前朝馴養猛獸的地方,自二年八月,正德搬進來後就不斷地擴建,到現在已是屋舍齊整,儼然是小行宮了。

私底下百官將豹房傳的淫穢不堪,不要說朱厚照不許他們來覲見,就是準了,也沒多少人願意來。

今日倒是一反常態,李東陽,焦芳和楊延和都在。當然這樣的場合,是少不了劉公公的。

朱厚照脾氣本來就不見得多好,要是和他反著來,更是能鬧翻天去。他抬眼一掃,這些先帝留下的股肱之臣,內閣成員換了一批,還是不入朱厚照的眼。

平時最為聽話的焦芳,乍一看,臉上帶著恭敬的笑意,還是那個同朱厚照最貼心的文官。但是朱厚照想到先前他居然站在楊延和這邊,就覺得心裏煩躁不已。

劉瑾身為司禮監大太監,多數時候還是親身伺候正德,有正德在的地方,他自然是低眉順眼的貼心人。再說場上有人在為他戰鬥,劉公公自然犯不著出來冒這個險,就在正德身後站著,隻當什麼也沒聽見。

這樣的君臣間的沉默,已經有了頓飯工夫,朱厚照的涵養工夫,向來是個不能忍的。叫他等這麼些時候,已是大為不易,現在見自己的沉默,沒有引起這幾個老頭子的重視,就有點暴走了。

“朕的救命恩人,難道就這樣沒點表示?!”

楊延和一副風能吹到的樣子,垂著眼睛隻知道說:“陛下,這不妥。”對於這個被貶去南京,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不但重回京城,又升到了閣裏的人,就是“立地皇帝”劉公公,都有幾分忌憚。

朱厚照倒不是忌憚楊延和,他是君,楊延和是臣下,他不需要忌憚,隻是看著這位楊師傅,這人的脾氣啊,能生生被他磨光。正德為人貪玩了些,沒個正行,基本準則上,還是很有原則的。

他見說不動楊延和,就拿眼去看李東陽。李大人年事也高了,這豹房一路聲色犬馬,本來就給了他很大的衝擊。他今日接到旨意,宣他來豹房,結合皇帝的性子來看,說的多本就是陳家二少爺的事情。按照他的想法,自然是要給陳圭爭取最大利益的,陳圭越能在皇帝麵前站住腳,陳熊的安全才能越保證。

劉健走了,謝遷走了,內閣三人隻剩下李東陽。楊延和倒是他引薦入閣的,平時二人關係不錯是眾人都知道,這次楊延和死活不讚同,李東陽想了半日,覺得自己大概能揣摩到了些他的心思,也就不急於去爭取,且看形勢如何發展。

焦芳得了劉公公的授意,滿口攢陳圭少年豪傑,要賞賜可以,要封什麼,是絕對不鬆口的。

這樣的結果顯然是讓朱厚照不能接受的。

他自然巴不得能宣告的眾人皆知,一來這救命恩人頗對他胃口,二是他少年繼位,最喜歡看年輕的人有出息,能把這些老臣比下去最好了。

李東陽想了一會兒,進言道:“非是臣等有意要與皇上作對,實在是……若是要封賞,又如何向天下人解釋,皇上會深夜出現在外城?”

正德大怒:“原來你們打得這主意!”正德會怒不是沒有原因,說來說去,這半天工夫是白費了。這些老頑固,卻是在嫌棄他半夜出沒在勾欄處,與人爭風吃醋,丟了他們的人了!

楊延和是頭腦最清醒的一個,再加上他立場堅定,從一開始就不讚成正德封賞陳圭,所以想的要遠些。正德有許多老師,逃過許多課,偏偏能對楊延和稱一聲“楊師傅”,可見楊延和在講解說服人上,很是有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