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後發優勢(2 / 3)

該計劃充分展現了綜合家電的優勢。經營首腦是負責承包公共事業的重點部門,半導體部門則麵臨財政赤字的問題。

東芝內部便集中其他部門的盈利,這三年裏籌集了340億日元的巨額資金。

緊接著,時任東芝半導體部部長兼“W計劃”執行人的川西剛,便開始對掌握技術開發關鍵的研究體製進行革新,一舉引進1500名技術人員。

從現有產品到五年以後的新技術,製定了把握短期和長期的研究體製,把資金和原料的重點轉移到半導體部。

W計劃在實行三年後便取得成效。憑借DRAM這一存儲半導體,達到了當時世界最大容量的1 Mb。

設計該半導體的是時屬半導體團隊的齊藤升三。35歲的技術人員研製的1M DRAM,是東芝第一個超越世界水準的半導體。

DRAM是電腦等設備必不可少的存儲半導體。通過鍵盤輸入的信息均由DRAM儲存。

DRAM的容量越大,電腦的同時處理數就越大。1M DRAM的容量為其他半導體4倍,超越鷹醬成為世界領先技術。

當時東芝被認為是二三流企業,但是他們卻成功製造了1M容量的DRAM。

到了八十年代,受益於霓虹汽車產業和全球大型計算機市場的快速發展,DRAM需求劇增。

霓虹在半導體產業上已經基本完成了對歐美先進國家的彎道超車。即使沒有了後發優勢,依然打得歐美大廠潰不成軍。

這種情況是鷹醬所不願見到的,便有了這份堪稱緊箍咒的《美日半導體條約》。

這還不夠,據說剛過完年,霓虹首相就被喊去耳提麵命了一番。外界都不知道具體談了些什麼,但加藤榮治卻是心裏有數的。

無非就是要霓虹政府更加賣力地去擴大內需,你政府也必須要拿出真金白銀來做大量投資,還要給你們的老百姓減稅。

這些消息霓虹政府肯定是不會公布的,因為老百姓要是知道了這些要求,肯定會有種“這是親爹啊~~~~”的錯覺。

可鷹醬爸爸這麼做當然不是衝給霓虹老百姓發福利這方麵去的,關鍵還是她們自家的貿易逆差。

一邊靠著《美日半導體條約》玩強買強賣,一邊讓霓虹擴大內需,就這樣還好意思天天高舉自由貿易的大旗。鷹醬幹的無恥事情,真的是從幾十年前就沒有變過。

不過,大概是終於繳足了投名狀,鷹家財長終於跟霓虹的大藏相一起對外喊話。當然不僅僅隻是嘴皮子功夫,雙方在外彙市場上也真正開始有了實質行動。

日元終於開始走低,到2月份已經來到了1美元兌160日元的關口,將之前的失地盡數收複了。

這個情況證明了之前大家說要強製幹涉彙率,至少其中有一方是沒使勁的,甚至兩邊都在搞小動作都是很可能的。

看到日元的升值終於露出了疲態,整個霓虹政府及製造業都鬆了口氣。

雖然現在的彙率依舊很高,但是隻要能夠保持住這個水平,大家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人真的是很情緒化的生物,明明一年以前所有人都還覺得彙率降到1:200都是勉強接受的事情。可在市場一股腦給你抬到1:140甚至1:130的時候,大多數人的心理防線便開始崩潰了。

這時候就開始連1:160都覺得是個不錯的位置了。

很多原本不炒股的人大概聽說了“現在是大牛市”,就以為這時候的股市進場就是搶錢的。

可賺到錢的人多了,並不代表就沒人虧錢了。甚至不少人虧得比熊市時都要厲害。

你覺得大家都在賺錢,隻是因為賺了錢的人在宣揚這個,亦或者是虧錢了但死要麵子的人,打腫臉充胖子地說自己賺了很多錢。

這個道理在《皇帝的新衣》這個故事裏已經說得很清楚。

至於為什麼大牛市還有不少人虧錢,道理則是跟上麵說的差不多。比如說,一個人覺得東芝的股票能漲到2000日元每股,現價1800日元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