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宣府如何發展起來的(2 / 2)

十個用上了部分現代技術的中型煆燒爐,同時開工,一次xìng可出爐兩百噸玉鋼,也就是說,宣府最大的生產能力是五天煆燒出四百噸玉鋼,然而打造一柄玉鋼刀呢,朱慈烺統一為五斤玉鋼量。也用溫度燃燒高達800攝氏度的備長炭來進行打造。速度大大提高。絕對可以在五天之內將兩百噸玉鋼全部打造完。

那麼就可以很容易地算出來了。一噸打造兩百把玉鋼刀,那麼四百噸玉鋼能打造出八萬把玉鋼刀。一個月可以打造三爐玉鋼,整整二十多萬把玉鋼刀。從二月到開始,到現在按十兩銀子。

大家不要懷疑,大明朝的國力在這個時期仍還是位列世界之首。比個例子就前幾年從紅毛鬼手中得到紅衣大炮後。朝廷就命鬆江一地仿照出來一批,僅僅一個月就量產了四百多門。如若讓rì本人來幹這檔事,哪怕一個年也搞不出來這麼多門紅衣大炮。不是rì本沒有技術,也不是rì本幕府不夠重視,而是rì本的國力搞不起來啊。就好比現代,中國就算把神州六號的圖紙給越南,越南也不見得搞得不起。

當然,玉鋼刀量產之後,銷量就成了一個很嚴肅的問題了。朱慈烺他說是要普及明朝軍,但是實際上,朝廷根本就沒有錢去做這樣的事,所以普及軍隊也都是那些武將為親兵購買一批。不過各地文將文官們見到這批玉鋼刀的質量後,便想玩低價收購高價轉賣。也虧得他們敢想敢做。

玉鋼刀量產的第一個月,就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

而這些武將,文官甚至商賈把從宣府購來的玉鋼刀轉賣到各地,甚至烏斯藏,建州,瓦刺。韃袒,甚至rì本,呂宋等等國家。當然,價錢在大明國境是五十兩,在其他國家那是一百兩以上的。當時朱慈烺得知到這些消息之後,也不得不感慨這些想錢想瘋了的家夥,有大力量啊。僅僅一個月而已。就大明朝就出現了許多百萬富翁。

第二個月的時候,朱慈烺不幹了,一覺睡醒就將玉鋼刀的價錢提到四十兩。可當月的二十萬把玉鋼眨眼就被運出了宣府。

第三個月的時候,玉鋼刀的價錢已經到了八十兩銀。可還是“嗡”的一下被收光了。至此宣府收入竟高達八百多萬両。

第四個月,朱慈烺知道玉鋼刀的市場已經麵臨飽和了。所以他讓宣府停產玉鋼刀,改產耕作工具。價錢下調到比普通的耕作工具僅高出三分之一,且還嚴肅地控製了產量。實行了訂單製。無訂單寧可不開產。為什麼?因為宣府鋼鐵廠已經投產。原先冶煉玉鋼的工作人員大部分被招為鋼鐵廠員工。隻留了小部分繼續冶煉玉鋼。至此,玉鋼自麵世到興盛僅僅三個月就被淘汰了。

PS:各位大哥,明天有事,隻能一更了,煩請諒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