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成聽了這番事跡,止不住心頭發火,若不因方振藻是自己學道的師傅,早已拔出手槍來打了。這時隻得極力按納住火性,問道:“師傅拿了他們,此刻關在甚麼地方呢?”方振藻笑道:“此刻還在參將衙裏。隻等我將你的事辦妥了,我便要把他們帶到一個安樂地方去。有了這們兩個人給我享受半世,就是神仙我也不想做了。”後成問道:“我有甚麼事要辦妥呢?”方振藻向東方望了一望,說道:“快了,快了,太陽一出就行。”後成不懂是甚麼意思,呆呆的望著方振藻發怔。方振藻不住的搖頭晃腦,現出極得意的神氣。
不多一會,東方一輪紅日漸漸的升將上來,登時照得滿山蒼翠的樹木,都和喝醉了酒的一般紅豔。後成猛然想起背後山岩裏的祖師來,即回頭隨著陽光射線,向那岩石裏麵望去。覺得陽光還低了些兒,裏麵仍是漆黑的,看不分明。方振藻一手挽起後成,笑道:“帶你見祖師去,今日是你成功的時候了。”後成跟著從樹林裏穿到岩前,方振藻指著岩口一片青石道:“快叩見祖師。”後成連忙跪下叩頭。一拾眼,便見一具很高大的骷髏,端正趺坐在一個四方石桌上。
方振藻在旁呼著歐陽後成,說道:“仔細端詳。祖師的法身,就在這裏。你的師傅,也就在這裏。我不是你的師傅,我是你第三個師兄。你要知道拜師的時候,便是得道的時候。你此刻拜師,須拜受師傅的戒律,發誓遵守。”方振藻旋說旋從懷中摸出一張字紙來,展開朗念道:“第一戒妄殺,第二戒竊盜,第三戒邪淫,第四戒酗酒,……”接著念第五戒甚麼,第九戒甚麼。方振藻念一戒,歐陽後成伏在青石上答應一句。方振藻念完了,說道:“當著祖師發誓,要賭本身咒,不許推諉到來生。”
歐陽後成虔心發了誓,立起來,忽覺得心裏一動,眼看了方振藻,便遏不住心頭忿怒,隨即厲聲向方振藻問道:“師兄也是祖師的徒弟麼?”方振藻道:“怎麼不是?”後成道:“師兄拜師的時候,也曾受過戒麼?”方振藻道:“怎麼不受?”後成道:“也曾發過誓麼?”方振藻道:“怎麼不發?”後成道:“發的也是本身咒麼?”方振藻道:“怎麼不是?”後成道:“發了誓不遵守,不要緊麼?”方振藻道:“怎麼不要緊,犯了咒是要靈驗的?”後成道:“師兄屢次犯了,怎麼卻不靈驗呢?”方振藻哈哈大笑道:“我發的本身咒,是一輩子也不會靈驗的。因為我當日發的誓,是倘若犯了戒,就得死在一個未成年的小孩手裏。我的道法,休說未成年的小孩不能製死我,我敢說當今之世,沒有能死我的人。我怕甚麼?”不知歐陽後成聽了怎生說法?且待第三十三回再說。
旋說旋,邊說邊……
隨想隨,邊想邊……
鎮台,清時總兵的代稱。《皇朝通考》:“總兵官掌一鎮之軍政,……為軍政大臣。”後世遂稱總兵為鎮台。
趺(f)坐,佛教用語,指雙足交疊而坐。唐善導《觀念阿彌陀佛祖海三味功德法門》:“行者若欲坐,先須結跏趺坐,左足安右髀上與外齊,右足安左髀上與外齊,右手安左手掌中,二大指麵相合,次端身正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