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2 / 3)

靈佑兩眼凝視著鑒真,輕聲請求道:“師父,如果需要,弟子靈佑也願意隨師父東渡弘法。”

這是思托、法進等弟子完全沒有料到的,他們驚喜地問道:“師兄也要東渡?”

“對啊。隻是不知道有沒有資格。”

“哪裏話?師兄如果能隨師父一起去,真是太好了!”

見鑒真沒有表態,弟子們開始替靈佑求情:“師父,你就答應靈佑師兄吧?”

鑒真輕咳一聲,說:“靈佑,你的心情為師能夠理解。但是,我走以後,江淮一帶,傳律布戒,救度眾生之大任,非你莫屬。”

靈佑一愣:“師父!”

“你將是繼道岸大師、義威大師,乃至貧僧以後的授戒大師。靈佑,你留在大唐,任重而道遠。”

靈佑想不到自己在師父心目中的地位如此重要,臨別之際的這一番囑托,等於是將衣缽傳給了他。

“師父!”他禁不住五體投地向鑒真叩拜。

此時,一條船靠岸停泊,普照從船上走下來。陽光雖好,可深秋的空氣中帶有一些濕冷,舉目四顧,揚州景物依舊。想到以往,每次都是他和榮睿雙雙往返,可是現在,隻有他形隻影單,這讓他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他匆匆趕到大明寺,卻見山門被差役把守,哎呀!難道……他不敢多想,走到遠處向賣香的老嫗問道:“大娘,大明寺出什麼事了?”

老嫗神秘地說:“我聽那當兵的說,日本來了四個人,都是大官,要請鑒真大和尚去日本,官府知道了,就派兵把大和尚保護起來了。”

普照失望地半天說不出話來,他是不能再往前走了,也見不到師父了。可是回轉身又上哪兒去呢?他在山路上徘徊著,盼望寺裏能出來個認識的僧人。

等了半天。見靈佑出來,他大喜過望,急忙奔了過來。

“靈佑師兄!”

“普照!”

兩人親熱地互相施禮。

普照急切地問:“師父他好嗎?我已經一年多沒有見到他了。今天趕來,又遇上重兵把守。”

“他很好。你放心吧。一切都在計劃中進行,四天以後由我撐船送師父去黃泗浦。”

普照焦急的表情先是一愕,見靈佑真誠地向他點頭,他咧嘴笑了,握住靈佑手直搖晃。

夜深人靜,寺裏的雲板剛剛敲過三下,大明寺後牆外的非常不引人注目的小木門開了,鑒真在弟子們攙扶下悄悄走了出來,靈佑和其他僧人都背著東西等在樹林裏,他們會合後前往江邊。

在江邊,普照在靈佑的船上焦急地等著。一會兒,見瓊花和陸達也帶著幾個僧人趕來,大家見麵,自然欣喜不已。又過了一會兒,江邊暗影中來了一隊人馬。普照慌忙從船上下來,站在堤上迎候,他看到鑒真的身影。

普照迎上去:“師父!”

鑒真聽到聲音,一愣,站住問:“是普照嗎?”

普照撲上去握住鑒真的手:“師父!”

他正要下跪,鑒真硬拉住他,聲音有些發顫:“讓我看看你。”

鑒真伸手摸著普照的臉和肩膀,普照含著淚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這時,又有一隊人馬在暗影中匆匆趕來了。大家都有點吃驚,等那隊人馬來到船跟前,是二十四個年輕的小沙彌。

二十四個沙彌齊聲道:“拜見大和尚!”

普照問∶“你們是……”

一個高個兒的沙彌悲泣道:“聽說大和尚將渡海東去,在此一別,永無相見之日,我們特地趕來,請求最後結緣。”說完他與其他沙彌一起跪下了。

鑒真二話不說,與弟子們因陋就簡,就地布壇,鄭重地為二十四個小沙彌授戒。事畢,靈佑指揮著船夫,船載著鑒真的赴日僧團向江河的深處駛去……

2

玄朗為回日本特意去了一趟長安,在晁衡的幫助下藤原清河大使同意他攜帶家人一同乘船回國。眼看啟程時間快到了,本來答應去日本的吳玉蘭卻變卦了。這幾日,在杭州的玄朗府內,夫婦二人陷入了冷戰和吵鬧的交替之中。

見玄朗在收拾著自己的行囊,吳玉蘭哭成了淚人:“你走吧……我們十年的恩情,就這樣一刀兩斷了……玄朗,你就真的這麼甘心嗎?”

玄朗陰冷著臉:“那你跟我一起走!”

“我父母年齡都大了,要是跟你走,就再也不能見到他們了。”

“那我呢?我也一樣啊。”

七歲的太郎和五歲的英子走了進來,這些日子,家裏的氣氛讓他們小兄妹情緒緊張,不知所措。

“娘……爹……”

吳玉蘭伸出手來:“過來。太郎、英子,告訴媽媽,你們願意跟爹爹走,還是跟媽媽留在大唐。”

兩個孩子大眼瞪小眼地不知怎麼回答。

玄朗吼道:“你老問孩子這個問題,讓他們怎麼回答?”

太郎重複以往的話:“我要跟爹娘都在一起。”

“我也是。”英子說。

玄朗覺得吳玉蘭簡直就是在折磨孩子的心靈,他心煩地起身走了出去。

吳玉蘭走到門邊看著站在花園裏發呆的玄朗,想到這個異國人怎麼就跳上自己的繡舫,成全了和自己的這一段姻緣,現在他要走了,要帶著她和孩子一起離開大唐,回到他的國家去……雖然自己曾經說過要跟他走,那都是相戀的時候說的昏話,如今真要拋家撇業地一走了之,吳玉蘭知道自己是絕對做不到的。難道自己和玄朗的緣分就是這十年嗎?吳玉蘭目光直直地盯著玄朗,她是多麼愛他呀,愛他就疼他,看著他孤寂的背影,她突然下了狠心。

她蹲下身子把太郎攬在懷裏:“孩子,爹爹的家在大海的那一邊,他想家,想你的爺爺奶奶,你是長子,跟爹爹回家去吧。”

太郎不點頭也不搖頭,卻咧開嘴欲哭:“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