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第22章疾病飲食篇4(3 / 3)

脂肪肝患者不宜食高糖食物

糖是人體重要的熱量來源,但需要強調的是,脂肪肝患者還應限製糖(包括米、麵、甜食等)的攝入。因為糖類在肝髒內通過係列化學反應,同樣可以轉化為脂肪。由於葡萄糖在肝髒內形成糖原,對肝細胞有保護作用,營養缺乏症及肝病的恢複期,適當補充糖類是非常有益的。如果患者飲食正常,就不要過多地補充糖類,不然則會加重肝髒的負擔,還會導致消化不良,反而糖多毀鈣,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引起脂肪肝。

脂肪肝患者不宜飲酒

酒精本身就是引起脂肪肝的主要病因之一。有統計表明,由酒精引起的脂肪肝中20%~30%有發展為肝硬化的可能,甚至導致肝癌。在酒精性肝病的組織學改變中,酒精性脂肪肝出現最早。有長期飲酒習慣的人,如果常有全身倦怠、疲勞、食欲缺乏、腹脹、惡心、嘔吐、左上腹及臍周或劍突下痛等都有可能已是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必須戒酒,同時,還要保證足夠的熱量、維生素和蛋白質,要注意勞逸結合。適當使用的保肝藥物對治療酒精性脂肪肝有較為明顯的療效。

膽囊炎、膽結石患者不宜食高脂食物

膽囊炎、膽結石患者宜低脂飲食,避免高脂飲食。因為膽汁由肝細胞生成,其中一部分經肝膽管、膽總管直接進入腸道,大部分貯存在膽囊內。人體消化食物時膽囊收縮,將濃縮的膽汁排入十二指腸內。膽汁內主要含有膽鹽,可使脂肪變成極細的微粒(呈乳化狀態),以利胰液中的脂肪酶將其分解後被機體吸收利用。而凡肝膽病者,因膽汁分泌或排出大大減少而不能完成脂肪的乳化過程,當進食油膩食物後,脂肪不能被消化吸收而導致腹脹、腹瀉,還會刺激小腸黏膜反射性引起膽囊收縮,同時,還產生膽囊收縮素促使膽囊收縮,使膽道疾病複發,出現腹部疼痛。由此可見,膽囊炎、膽結石患者要禁忌食用高脂肪食物。

膽囊炎、膽結石患者不宜多食糖

營養學家指出:膽囊炎、膽結石患者不宜多吃糖。這是因為,糖可刺激胰島的β細胞分泌胰島素,胰島素可使膽固醇增加,導致膽汁中膽固醇處於過飽和狀態,促使膽結石形成。有人曾對多名膽石症患者及多名健康人的飲食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吃糖越多,膽結石發生率就越高,因此,預防膽結石的發生,必須少食糖,忌過量食糖。

膽囊炎、膽結石患者不宜食花生

花生是人們日常喜歡食用的一種食物。花生含微量營養素,豐富的植物固醇,對降低血小板聚集,預防和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心腦血管疾病非常有幫助。但由於花生中的油脂較為豐富,臨床醫生告誡患膽囊炎、膽石症以及已切除膽囊的人要忌食花生。因為,食用花生後需要大量膽汁進行消化,膽囊炎患者缺少膽汁的儲存,就要增加肝髒分泌膽汁的負擔,使肝髒受到損傷,從而有可能誘發並加重疾病。

膽囊炎、膽結石患者不宜食螃蟹

螃蟹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但膽囊炎和膽結石患者就不宜食用。營養學家研究發現,對於身體健康的人來說,螃蟹吃多了會引起腹脹等消化不良症狀,而對於一些患有疾病的人來說,吃了螃蟹更會加重病情。膽囊炎和膽結石患者不宜食用螃蟹,是因為螃蟹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如果患者食用螃蟹,會增加體內的膽固醇,促使膽結石的產生和發展,加重病情。營養學家還指出,膽囊切除的病人同樣不宜吃螃蟹。

膽囊炎、膽結石患者不宜食咖喱

咖喱粉有多種好處。最新研究顯示,咖喱粉所含的薑黃素,除了有防癌作用外,可舒緩風濕性關節炎及降低膽固醇,還有發汗,驅寒,健胃,祛痰,增進食欲的作用。烹調中可提辣、增香、去腥、和味。但咖喱粉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胃酸分泌過多可造成膽囊收縮,誘發膽絞痛。慢性膽囊炎患者忌用。其他刺激性食物和強烈調味品,如辣椒、芥末等也在禁忌之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