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九十三章 齊會(2 / 2)

吳偉業為人謹慎有君子之風,這是崇禎最為欣賞他的地方,當時江南才子,恃才傲物者多,放言指斥朝政毫無顧忌者多,浮浪無行更多,吳偉業詩才文才超出常人,而為人端謹,這才最為要緊。

此時不明吳昌時的用意,他的回答,也是十分謹慎小心,隻把廷議聽到的消息奉告,此外不多加一語。

就算這樣,對吳昌時來說也是足夠了。

他呆若木雞,以手撫額,頗有支撐不住之感。

“來之兄?”

吳偉業試探的叫了一聲,吳昌時驚醒過來,拱手一笑,隻是笑意淒慘:“多謝奉告,弟還有一些俗務,等過幾日有了空閑,再來府上求見。”

“是,兄來之時,必掃榻相迎。”

知道吳昌時有沉重的心事,吳偉業也不敢留他,肅立拱手,將吳昌時送到自己的家門之外。

臨別之時,但見吳昌時神色慘然,口中喃喃語道:“嘿,大將軍,嘿嘿,不料我朝又複見大將軍……”

在京城絢麗的禮花與震耳的鞭炮聲中,這樣的喃喃低語,更是打動人心,而其中的深刻意味,更是令吳偉業為之心驚!

而更令他心驚的,還是這些複社中的盟友,一個個身居下僚,卻是心比天高。左右逢源,妄圖以小吏操縱國事,將來如何,殊難逆料!

“老爺,咱們要不要放炮?”

在吳府關門之際,管家上前來詢問,吳偉業搖了搖頭,道:“你們不懂,今日之事,實在是沒有可歡喜的地方啊……”

……

……

十二年的春節熱熱鬧鬧的過去了,對湖廣一帶的百姓而言,自從張獻忠和羅汝才和賀一龍等巨賊在湖廣勳陽一帶駐紮以來,算是真正過了一個安心的好年。

這其中,士紳之家還隻是落了一個安心,普通的百姓,特別是大山中的山民,才是真正落了實惠。

駐在穀城的張守仁並其部下,養活了附近百姓,使得商業繁榮不說,在年前還連續放了兩次賑,一次在勳西一帶的山裏,放了五六千石糧,精糧和粗糧各半,放賑之時,漫山遍穀的百姓歡聲雷動,讚頌之聲,不絕於耳。

穀城附近,也放了一兩千石,平地百姓要富裕一些,主要就是放給那些孤苦無依日子過的很艱難的貧民。

如此一來,年前是各家都過了一個好年,士紳之家彈冠相慶,沒有流賊為患,過年過的格外踏實,用度起來也不那麼簡省小心。

隻是登萊駐軍在穀城,官府派捐很多,銀子和糧食的負擔加了不少,加上駐軍放賑,耗費很大,難免有些怨氣和怨言。

百姓之家,則家家沒有保留的歡慶,太平鎮在逢集的時候,殺豬的案子就擺了一條街,足有一百多台,此外殺的肥牛和羊也不知道有多少,魚市供給也足,戰事之餘,湖廣的百姓們,竟是過了一個仿佛太平年月間的好年。

這麼一來,張守仁的聲名在湖廣勳陽一帶,自然也是扶搖直上,而一路從河南過來的好名聲也被加了佐料一般,更加的濃鬱起來。

原本張守仁是訂在正月初六那天在太平鎮大擺宴席,為自己遠在浮山的兒子慶賀滿月,同時也是與湖廣和勳陽的文官武將們打交道和拉關係的良機,請柬發出之後,在襄陽的楊嗣昌聽到消息,為了給張守仁做麵子,以自己督師輔臣的名義下令在初七這天召集諸將於穀城會議,議題當然就是來年的軍事計劃,事關要緊,年前就派出旗牌官和傳騎,四處下達軍令,兩處巡撫並監軍道兵備道和府、州、縣的文官,輔佐雜官,並遊擊以上總兵以下,所有的諸將和文官齊集。

這樣一來,等於是湖廣勳陽的文武官員齊集一處,替張守仁小兒做壽赴湯餅會,這個麵子,可是真的不算小了。

各官與諸將也是湊趣,張守仁的兵力不算出奇,左良玉盛時有數萬之眾,別的總兵麾下也有過萬人的,但論起戰鬥力之強,十個左良玉拍馬也跟不上,隻是他在湖廣一帶日子短,眾人想巴結也巴結不上,有這個湯餅會的邀約,加上楊嗣昌湊趣,過年之後,整個穀城地界,竟是前所未有的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