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八十九章 平安(2 / 2)

觀者中不乏明白人,讀書明禮還能看塘報邸抄的,一定就能明白湖廣一帶的局勢和要點所在,提的問題,也是內行。

“沒聽清楚嗎?”有人大叫道:“是登州鎮報捷!”

“登州鎮……”先說的那人喃喃道:“這麼說,是征虜將軍率眾!”

“就是張征虜張少保,若非是他這樣一陣斬七百虜級的大將,又怎麼能手到擒來,一到湖廣,就斬首了張獻忠這凶頑!”

“說的是,有理,聞此消息,弟渴欲一醉,兄願同往否?”

“哈哈,當然願往,我也正有此意咧!”

一群士紳你邀我往,很快就聚集起來,往正陽門東西大街一帶而去,尋常的酒館,還是那裏最為密集,也最適合今天這樣的場合。

登高臨下,談戰事,說征虜,講古人,憑風把酒,這該有多麼痛快!

一般的小民百姓,有的隻苦於東虜或北虜,受過他們的殘害,對流寇不是那麼敏感和痛恨,但看到一街的人都高興,他們自然也是十分欣喜,天下太平,終是好的。

再者,一聽說立功的人是張守仁,北地的百姓心中更是高興異常。

提起左良玉這些南邊赫赫有名的將軍,這些普通的百姓不一定知道是誰,但提起張守仁來,不知道的人便是寥寥無已了。

濟南一役,名動天下,更使北地百姓歸心,而浮山營自濟南到德州,再到保定和京城,來回行軍時,軍紀之高,軍容之盛,早就深入人心,到此時,又有擒斬張獻忠的消息傳來,滿城之中,但聞讚頌之聲不絕於耳,而且有不少受過東虜殘害,自覺張守仁替他們報過仇怨的,此時更是不遺餘地的稱讚起來。

在闔城轟動之時,報捷的騎兵也是終於穿過皇城城門,趕到兵部之前。

他們對京師的道路不太熟悉,路上又因為人多耽擱一會,因而趕到皇城時,反而不及京師裏那些報信的人來的快些。

此時整個京城已經轟動,消息傳的極快,等這隊騎兵趕到時,兵部大門前已經聚集了不少人,特別是南方過來的官兵,尤其是以南直隸和湖廣、勳陽、鳳陽等地的官員為多。

張獻忠這十年間,多次在這些地方轉戰,在前些年,殺戮很重,光是在鳳陽城中,就有過萬人被殺害,所以積怨頗深。

聽聞此人被誅斬,南方官員特別激動,紛紛放下手中的公事,趕到兵部衙前。

傅宗龍這個尚書已經等在外頭,原本這樣的報捷急件就不能耽擱,又是這樣的大捷捷報,包括傅宗龍這個堂官在內,都是恨不得早早接到,然後盡快報給宮中。

聽到馬蹄聲的時候,傅宗龍臉上露出笑容,但還算有尚書的矜持,沒有下階來迎。兩個侍郎卻是對視一眼,均是微笑著步下石階。

在他們身邊,則是兵部郎中,員外郎等官員,擠擠挨挨,站了一地的烏紗。

四周更是有南方籍貫的官員,足足有二三百人之多。

看熱鬧的皇城吏員,禁軍,小太監,那就更多了,密密麻麻,數都數不清楚。

往常鬧成這樣不成體統,一定早就有官員出來訓斥,今日卻是無人來多管閑事了。

“大捷捷報到!”

眼前的大場麵,令得報捷人十分興奮,到了兵部階前,插著小紅旗的報捷使們紛紛滾落下馬,為首的把總到得兩個侍郎和尚書麵前,半跪下去,朗聲道:“奉督師輔臣之命,報湖廣白羊山大捷,登州鎮以七千擊五萬,大破賊寇,誅斬逆首張獻忠,割得首級,同陣還斬得掃地王曹威並白文選,馬元利等逆賊大將之首級,總共斬首,共七千餘級!”

“好,太好了!”

傅宗龍這陣子因為軍事上頻頻失敗,崇禎對他已經深為不滿,他深知自己沒有根基,楊嗣昌是舉薦人,但也被他得罪,一旦出事,可能最好的結果都是下獄,弄不好,就得和崇禎二年的兵部尚書王洽那樣出來背黑鍋,尚書之尊,斬首西市。

現在好了,他深舒一口氣,眉目舒展開來。

有這樣的大功在手,任是誰也奈何他不得,就算皇帝不滿意他,了不起罷官,或是放到地方上去任總督,不會有什麼性命之憂了。

當下接過包含奏稿的油紙包來,看了看火漆,便是長聲笑道:“老夫這便去宮中奏報,汝等一路辛苦了,在此好生歇息安置吧。”

“謝尚書大人!”

傅宗龍與兩個侍郎一起入宮,其餘圍觀的官員們都是如釋重負的模樣。

張獻忠是流賊第一人,這在目前來說是沒有爭議的,此人一死,南方算是平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