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六十章 鬼胎(1 / 2)

盡管主力已經撤回,遼鎮在這廣渠門軍營裏還是有三千餘人。

此時已經天黑,碩大軍營之中,到處都是一片漆黑,隻有在眾將接近的時候,才有穿著對襟鐵甲或鑲葉鐵甲的值星武官過來喝問,待知道是自家總兵帶著客人前來時,自是都半跪請罪。

“不妨,”被衝撞了的張守仁毫不在意,隻微笑道:“貴鎮軍紀之佳,軍容之盛,不愧是我大明邊軍第一鎮。”

“征虜過獎了。”

祖大弼臉上和其餘遼鎮大將臉上,都是布滿了得意之色。

天黑之後,按大明營規,任何人不準發出任何聲響,否則的話,輕則軍棍或是插箭遊營,重則一定處斬。

因為封建軍隊不僅訓練不精,而且平素待軍士過於嚴苛甚至殘酷,待遇差,軍法嚴,怨氣難免,沒有機會也就罷了,一旦有機會,便有有人趁機發泄不滿,最終成為營嘯,滿營官兵,在一次營嘯後全部散光逃走,或是幹脆轉兵為賊,這在戰場上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就算駐在城中,萬一出事,也是了不得的大事。

但軍紀雖嚴,動輒處斬,反而也是使得軍隊更增暴戾之氣,故意違反軍紀的情形大有人在,法不責眾之下,將領能忍便也忍了。

象遼鎮這樣,器械精良,放眼看去,營帳裏睡的都是赤條條大漢的軍鎮,又能把軍紀管束到如許地步,確實是難得的精銳了。

在營盤間四處行動,果然也是感受到遼鎮強大的底蘊。

火器庫裏是放著三千多支三眼銃,這種火銃是和浮山用的火銃截然不同,走上了另外一條路子。

就是銃管很短,銃身厚實,而且銃管三眼,可以輪轉,分別裝填好之後,在戰場上通過火折子點燃火引,然後扳擊擊發,連發三次後,銃身倒轉,就是一柄十分稱手的鐵榔頭了。

當然,遼鎮也用長槍大戟,馬上格鬥才是最要緊的。

這樣的騎兵,說是純騎兵吧,有遠程火器,說是步戰騎兵,也就是西方說的龍騎兵吧,又強調馬戰格鬥。

在張守仁看來,是有點不倫不類了。

不過此行也真的開了眼界,這個年代的大明軍隊,在火器上也確實是有很多獨到之處。

在遼鎮的火器庫中,光是三眼銃就有三千多,還有幾百支鳥銃,還有一窩蜂萬人敵大將軍炮二將軍炮盞口炮佛郎機等各種火器,光是名稱就是有五六十種。

彈丸儲存也是極多,火藥有超過十萬斤以上。

吳三桂在一邊負責講解,看到火藥庫藏的時候,吳三桂笑道:“遼鎮火藥儲存最近可是嚴重不足,征虜應知原因。”

這是笑話,張守仁也是打個哈哈,朗聲一笑,算是揭過此事。

遼鎮的火藥是全國各地調撥供給,但這年頭製火藥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大量硝石硫磺混合添製,浮山營又是一直不停的試製改良火藥,指望自製那是差的太遠了,再加上火炮試射,火銃手的訓練也是向來不惜火藥,浮山每月所耗費的火藥不要說是一個普通的駐防營,就連整個山東鎮都是比不上,也就是孫元化在登萊任巡撫時,訓練兩萬餘人的火器部隊時,耗費量比浮山營要高出不少。

用的多,當然要靠買,全大明的火藥都在遼鎮多,好在遼鎮的將領和司庫們用銀子很方便就能買通,每個月最少有一萬石以上的火藥被運到登萊,從登州水門上岸,再運到浮山。

這一條線,漸漸不僅走私火藥,連生鐵和糧食都很不少,浮山前一陣的生鐵和糧食缺額,不少便是從山海關一帶走私過來。

吳三桂此時一說,等於是在最高層麵認可了這種走私,算是遼鎮善意的一種釋放了。

這邊在閑聊,那邊孫良棟也是把一杆三眼銃裝填好。雖然營中一片寂靜,但這廝是想到什麼便去做的性子,一邊錢文路和蘇萬年幾個也是慫恿,遼鎮諸將當然不會掃興,都是笑吟吟看著他的動作。

等裝填好了,便是點火擊發,此時便是張守仁也吸引過來,他對大明火器向來關注,以前也是用不同渠道走私了不少,但是不是軍中正經裝備也是難說,此時見孫良棟要打,便也是過來觀看。

“砰,砰砰!”

三聲巨響過後,孫良棟對麵的靶子晃了三下,一邊的遼鎮諸將都是十分吃驚的樣子,一個叫金冠的參將大聲道:“孫將軍好神射,末將佩服!”

“神射啊!”

“這般晚上,隻憑幾個火把就能中的,孫將軍真是了得。”

夜射也是浮山的訓練科目之一,雖然這年代夜戰十分罕見,但總要提防意外情況的發生,經過一年多的身體鍛煉和調理,浮山的夜盲症也是很少了,這種症候並不是人人都有,而且一般是營養不良導致,以孫良棟的眼神目力,有火把照亮,五十步不能中靶,他這個火器教習就不如一頭撞死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