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四十八章 編書(2 / 2)

官員受賄賂,也是不一定現銀,拿官員的書去刻印,也算是一種高雅的賄賂方式了。

不過這種印法,一般二三百本就不少了,當時的印書業還是高技術行業,而且紙很貴,還編了不少鬼故事嚇唬小孩子要敬惜字紙,不能浪費,印書一次萬冊的,還真是從來沒有人聽說過這樣的數字。

“嗬嗬,”張守仁沒心沒肺的一笑,朗聲道:“等我打完這一仗回來,咱們好好在一起說道說道這農政上的事。臥子兄,我對你有厚望!”

“不敢,一定竭盡全力吧!”

陳子龍走遍大江南北,結識的包括徐光啟在內,全是明朝的精英人物,上到大學士,下到普通的舉人秀才,但無論是學識過人的進士同年,或是家世傲人的複社好友,在所謂的“經濟之道”上頭與他有共同語言的,真是寥寥無已。

幾乎所有人都在背後指責他,不務正業,荒廢時光。

這些人,包括黃道周和劉宗周這些大儒在內,提起徐光啟時,都是詬病他的加入天主教,不滿徐光啟在雜學上花費的這些功夫。

在他們看來,正道隻在儒學,甚至是隻在理學之中。

黃、劉二人,都是理學大師,在明末學派中有極高的地位,他們的迂腐和食古不化,在當時影響不深,甚至出了顧炎武這樣的叛逆,但在清季,理學完全占據了統治地位,人們的心被禁錮了,整個社會停滯不前,這種苗頭,在明末的這些所謂大師身上,就能看到一些苗頭出來了。

所幸的是,還有張守仁這種英傑之士,以武官的身份,見識上,卻是絲毫不遜於任何大儒。

在這一瞬間,陳子龍由衷感覺,自己看似一時衝動的決定,卻是十分的正確,也是無比的英明。

當下隻灑然一笑,對著張守仁道:“那學生就祝大人馬到功臣,痛擊韃虜!”

“說的甚是,痛擊韃虜!”

“國華要斬它幾百首級,叫韃子知道,我大明不是這麼軟弱可欺,大明天下,還是有敢戰的將士和勇武的將士。”

其餘諸人,也是都緊隨而上,此時天色漸晚,這麼邊走邊說,也是把該看的全都看了。雞舍,豬舍,看的秦東主等人十分開心。

回到門前後,當即便是與張守仁口頭約定,浮山這邊的雞鴨羊豬等活物,隻要是出手的,利豐行最少包銷一半,價格當然是好說。

不料張守仁卻是大為搖頭,笑道:“價格不要高,我會叫鍾顯算算成本,慢慢賣,能把本錢收回來就得。當然也不必太低,不要傷著也幹這買賣的老百姓們。”

“這是為什麼?”

老掌櫃大不讚同,反對道:“做生意是做生意,在商言商,不能放著錢不賺不是?”

“倒不是我有意邀買名聲,實在賺這個錢,沒有味道的很。能便宜就便宜些吧,叫百姓也能吃的起魚和肉,叫山東的物價,稍微回抑一些。”

“唉,國華的仁心,真是沒說的了。”

“些許小事罷了,我也不指著這些賺錢,老實說,將來肉食,糧食,能夠自給,多出來的,無所謂了。”

他還真的不打算在糧食等最基本的保障品上賺錢,現在可以惠及半個山東,將來可以惠及全國。

把大明虛高的物價打下來!

物價這麼高,銀子如水般進來,換走的是明朝的大量的物資和金子,中國人看似討了巧,卻是混亂了自己的金融,出售了自己的物資,白銀當流通貨幣,絕對是不合格的,現在的物價水平,隻能使官府開支增加,加重財重負擔,民間中產階層和低層感受生活吃力,壓力倍增。

隻有那些操控海貿和手工業的大商人大地主大士紳們才占了便宜,大量的銀子湧進來,就是落在這些人手中了。

江南那種富裕地方還好些,別的地方,這麼多年民窮國困,這種海洋貿易所帶來的不正常的虛高物價,也是重要原因。

但這樣的用心,眼前這幾位,包括陳子龍在內,還都不能理解。

眾人以為他的話隻是一種托詞,隻能是用崇拜之極的眼光看向他。哪怕是須發如銀的老掌櫃,也是用十分敬畏的眼光看著他這個後生。

但這些,對張守仁也隻是不起眼的小事了,他的眼光,從這裏又投向了北方,在那裏,無數人在奮戰著,在犧牲,天交十月之後,北方會下雪,會冰寒徹骨,這樣的天氣,將士要著鐵甲與野獸奮戰,其中辛苦,不必多說。

而百姓的被屠殺,掠奪,也不必多說。

倒是還不知道,究竟什麼時候,能夠調他北上?而林文遠返回北京後,又有什麼樣的一係列的情報,傳遞給他?

曆史上發生的慘劇,會不會因為他的介入,而發生一點點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