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有什麼好點子,可別忘記家鄉人民。”
“那是應該的。家鄉水土養育我,能有反哺的機會,我肯定義不容辭。”
幾位大佬們哈哈哈的笑起來,對她的印象更好了。
晚上沒在外麵吃飯,直接在機關食堂小房間吃了標配的四菜一湯後,董宴如拎著辦公室主任塞給她的小禮物往家走。
畢竟辛苦了一下午,不給錢,給點禮盒日用品什麼的也是應該的。
董宴如肯定不在乎這個,她直接把東西分成兩份,一半送去爸媽那裏,另一半打算等兩天去市裏給裴媽送過去。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時常有人打電話給董宴如,和她聊一聊旅遊經濟這方麵的問題。
董亞茹也沒有半點不耐煩,能解釋的就盡量解釋,涉及到其他專業的問題,她能請教老師的,也會幫忙找老師們答疑。
這份資料她還給她導師發了一份過去,走走過場嘛,裏麵有些內容,也是導師給她上課的時候提及過的。
對於這個小弟子的聰慧和能耐,董宴如的導師那是相當的滿意。
他雖然是做園林設計方麵的工作,但本身的圈子可不僅限於這個方麵。
大佬的交際圈子裏也都是大佬,朋友聚會的時候,他很“自然不做作”的把小徒弟的豐功偉績拉出來遛了遛。
那潛藏的得意,不要太明顯。
“好你個老小子,有這麼厲害的學生也藏著掖著,什麼時候帶出來,讓他們年輕人也熟悉熟悉才是嘛。”
華國一大特色,師門人脈的傳承!
當然,想要繼承老師的人脈,自己沒有點實力,就算交給你了,也經營維護不下去的。
七月份到八月份,大概五十天時間,董宴如有三分之一都在路上。
除開黔省的項目,她導師把瓊洲那邊的一個海港縣級市市政廣場的設計也丟給她了。
認真說起來,市政廣場設計跟他們這個專業差別不小,但是她老師是個天才設計師,為人又好,情商也高,而且他接下來的項目也可以組建多人團隊來完成,並不拘泥於本專業或者是本人。
董宴如腦瓜子靈活,跟政府部門打交道的時間多,哪怕內地沿海的官員思維方式不一樣,但在她這裏,她總能做到恰到好處。
原本這個案子的具體負責人也不是她的,是她導師的好友的學生。
但那個二愣子技術過關,情商有點欠費,為了一個不是特別重要的設計,跟政府這邊的負責人起了分歧。
你要坐下來好好說,好好溝通,也不是不能磨合解決。但這位老兄一句“你不懂設計,外行指導內行”的話,徹底惹惱了對方。這樣也就算了,那仁兄還一拍桌子,讓他們換人來說。
人家也不跟他鬧,直接找到領導說自己能力不足,無法跟設計師溝通,要求換個負責人。
而那位領導平時為人還是不錯的,手下的職員也願意為他說話,當即跟著說自己也能力不足不能承擔這個重任。
上麵的領導一查,都快心梗了。
自己的人肯定要自己維護,隻能通知這位仁兄的導師,讓他來解決。要是解決不了,他們就打算換個設計公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