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兩點半,鎮政府會議室,參加會議的是跟招商引資和扶貧相關的部門。
書記說話很好聽,不過董宴如不可能那麼不懂事的都往自己頭上按。
“書記今天給了我這麼艱巨一個任務,我真的很惶恐。之前做了點小小的成績出來,我自己還挺得意的。但今天上午聽了大家的報告,坐井觀天就是我。”
她上來就自黑了一下,各位大佬們也都給麵子的笑了兩聲,捧了兩句嘴。
“今天書記讓我講講旅遊經濟這方麵。說實話,我不是經濟學方麵的專家,我就是跟著老師做項目的時候,搜集了一些國內外相關的資料。給大家上課真談不上,就把我知道的這些東西給諸位粗淺的講一下。這份資料是我中午拜托文印室的同誌加班趕出來的,謝謝他們的大力支持。”
說話的時候,文印室的小助理已經手腳麻利的給與會的人都發了一份裝訂好的資料。
資料來源自然是董宴如小套房的網絡資源庫。她花了一些錢,打印了一些文檔,再把之前自己收集整理的文檔組合進去,刪除掉具體的年代時間和地名。這份資料最主要的就是闡述了鄉村旅遊經濟的萌芽,發展的整個過程。
其中還參考借鑒了國外類似的鄉村經濟,作為比對和經驗印證對象。
董宴如在董家村實施的一係列的計劃,她也附在後麵,還標注出了從哪裏的資料得到的靈感,又參考谘詢了哪位專家教授的論文觀點,然後因地製宜的進行改變,從而得到了現在的成果。
如果隻是一些泛泛而談的空大理論觀念,這些辦公室的小頭腦們可能有點看不進去。但是每個理論下麵,都附著了一到兩個實例,成功的,失敗的都有。這下子就很容易讓人理解了。
書記和主管經濟的副縣長也是第一次看這份資料,他們看得很專心,在聽董宴如講解的同時,還拿筆做了記錄,並提出了一些問題。
董宴如之前就說過,自己隻是園林專業的學生,隻是在跟著老師做項目的過程中接觸了這些,所以有些問題她也無法解答,隻能給出一個模糊的思路方向。
不過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縣裏自然也有相關的專家,哪怕這些位專家因為環境的因素,對於最潮流的一些觀點接觸比較少,但基礎民生這些方麵,那是碾壓一百個董宴如。
書記他們也清楚,他們需要的,就是年輕同誌不拘一格的思路,越寬廣越好,失敗無所謂,隻要每次能得到進步,那就是成功必須經曆的積累。
會議整整進行了四個小時。
倒不是董宴如說的理論多深厚多讓人難懂。主要是這種相關部門集中在一起,進行頭腦風暴的模式是第一次出現,而且大家對於這些東西的接受程度不同,理解起來也就有差距了。
能解釋的她都解釋清楚了,剩下的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說,需要專家來討論論證。
四個小時下來,董宴如感覺自己都快脫水了,腦子多久沒這麼緊張高速的轉動過了。
“小董啊,你畢業了有什麼打算?”
副縣長這麼問,明顯是對她釋放善意,或者說招攬的意圖。
不過董宴如很早就對自己的未來有了規劃。從政這條路她就沒考慮過。
“可能的話,我會繼續讀博。而且我對園林設計這一塊很喜歡,暫時也沒其他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