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旁邊,還有幾個人在小聲議論,目光時不時的瞥向他們這邊。
“那個就是董家村的那個金鳳凰?”
“長得這麼……怎麼可能安心留在小地方。”說話的人嘴角撇了下,“現在好多年輕女同誌,隻要模樣稍微周正點,都跑去大城市了,釣什麼金龜婿。”
“喂,你說話可得注意點。”旁邊一個短發齊耳大姐瞪了他一眼,“人家長得俊礙著你什麼了?人家姑娘有本事考上首都大學,有本事帶著全村致富,你能嗎?”
“我,我怎麼不能?”那中年男人又羞又氣,脹紅了臉,“你們女人本來就是頭發長見識短的,找男人還是得要老實本分的,一個兩個都奔著錢去,還得意上了。”
短發大姐臉一沉,就想發火,被同行的人拉住,推著她進了會議室。
而外麵這位身邊本來跟著好幾個人,這會兒也都各自散開,不肯跟他走近了。
隻有跟他同來的同伴,沒辦法離開,但是臉色也很不好看。
他們能理解這位的準兒媳婦攀高枝蹬了他兒子的心情,但就因為這事兒,對其他的女同誌存下偏見,這可不好。
再說了,人在董家村做的那些事,都傳遍了。人家有能力也沒忘了村民們,想發設法給村裏找致富路,不但帶動本村發展,還沒丟下鄰村。那個大王村,跟他們董家村的關係一直不算好,但大事情上,人家可沒故意找碴排擠。
這人要是他們村的,那肯定也得捧著,說句不好聽的話,這可是能下金蛋的雞!
董宴如沒關注到這小範圍的,因她而起的爭執,這會兒她還在認真思考並努力回答新來的書記提出的問題。
“咱們縣一直就是農業縣,早幾百年,就屬於糧倉範圍。但是時代在進步,隻靠種糧食,是沒辦法發展經濟,為人民找到致富途徑的。所以我個人的看法是,應該組成一個專家團隊,縱覽全縣的地理環境氣候和物資特產,因地製宜的發展經濟。”
董宴如在給董家村尋找門路的時候,也關注了下周圍的情況,所以再遠一點的地方她不了解,可董家村方圓百裏內的環境她是清楚的。
“像我們董家村所在的這一片,屬於淺山丘陵地帶,山多但不高,水利資源豐富但落差不大。發展其他的不太合適,但種植園林綠化植株和發展農村特色旅遊就很合適了。”
她很簡略的概述了一下,各種特色地貌所適應的旅遊經濟的發展方向,對書記來說,極大的拓展了他的思路。
不是說書記不如董宴如,而是術業有專攻,再加上這會兒還不到後麵的大搞旅遊經濟的年代,很多後世的普遍認知在這會兒還是從未有人提出過的。
董宴如本身學園林設計,又專門了解過國內國外關於鄉村旅遊經濟發展方麵的知識,給書記介紹的時候,不但引用了國外的實際案例,還用了沿海發達地區的案例作為對比,就很清晰明白了。
“這樣,會後小董你先別急著走,我們下午再開個會,你仔細給我們講講這方麵的東西。”
秘書過來催促書記就坐,說會議馬上就要開始了,但董宴如說的那些才說了個開頭。書記立即讓秘書安排協調了下午的辦公日程,並及時通知相關部門的同誌參加會議。
董宴如眼睛都大了,她可是一點準備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