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鬧自殺的董宴如(1 / 2)

\b��ž�剛打開門,就看到裴昶拿著一串鑰匙過來。

見她出來,明顯鬆了口氣。

“你幹嘛?”董宴如茫然的看他,立馬反應過來,“你以為我在房間裏尋死?”

“不不不,我就是擔心你哭得睡著了容易感冒。”

把鑰匙放回去,裴昶說著附近有個觀音廟,想要去拜拜。

“我明天要回去了,大哥大嫂明天晚上到,得回去幫忙收拾一下。”裴昶看了董宴如一眼,詢問的話在嘴邊繞了兩圈還是沒說出來。

心不在焉的董宴如答應跟裴昶上山去走走,腦子裏其實在計算要怎麼落實自己的計劃。

觀音廟的位置在半山腰,跟榆樹村是同一座大山,但是方向不同。

從村裏過去,要走堰塘到老倉庫,再繞過老倉庫背後的曬穀場,沿著小路上山。

最初的時候這裏香火挺旺,上山的路都是村民用青石板鋪的。

後來破除迷信那會兒,有人想去砸觀音廟,被村裏人阻止了,之後再沒有人去維護那條路,讓藤蔓和荒草遮擋了青石板路。

也就這兩年,政策放開了,有老人想著多少年沒去拜觀音,才湊了些錢,又重新修整了上山的路。

觀音像是石頭雕的,說的是廟,其實就是一個超大型的石龕,下麵擺了個石頭的香爐還有幾個蒲團。

整個占地麵積還沒有十平米大。

去年有人承頭,又集資了一些錢,把觀音廟旁邊已經倒塌的香亭重新修了起來。一左一右,方便上山拜觀音的老人們能歇歇腳。還在左邊香亭的後麵修了一間石屋,放了些打掃的工具,還有香油之類的供品。

這個觀音廟的選址也挺神奇的,選在一個平台懸崖那裏。觀音像的正對麵,就是高於五十米的懸崖,下麵是雜樹林。

但是觀音像的石龕又是深入山壁的,連帶香亭都在山壁的範圍內,大風大雨對這一小片地方的影響不大。

“你在這裏坐一會,我去上麵給你摘點東西。”

上來的時候,裴昶就看到再往上一點,有一片金櫻子成熟了。這東西可以熬糖,也可以用來泡酒。農村裏,特別是上了點年紀的老人,最喜歡用山上的野果子來泡酒,味道甘甜又能滋補養身。

這一片金櫻子摘下來,少說能泡個百八十斤酒,拿回去分一分,董爸還有他爸,表舅家和喬老師爸爸那裏,一人至少能泡個二十斤左右。

來之前他幸好順手帶上了背簍,不然都沒法摘回去,金櫻子的表皮上可多小刺了。

今年夏天的時候,為了安全,村裏跟榆樹村合資,在觀音廟的懸崖邊兒上修了一圈護欄。就地取材,用的是山裏的老木頭。

就算是自家山上的樹,要砍伐使用,也得要辦證。這裏一共用了五棵樹,都是在董家村山上砍的,但是其中榆樹村給了兩棵的錢,算是他們買下來的樹。

董宴如心裏煩躁,不想坐著,想去吹吹風讓自己的腦子清醒點。

她裹緊了棉襖,站到欄杆邊兒上,木呆呆的看著遠處發呆。

裴昶從山上下來,剛把背簍放到香亭中間的桌子上,一抬頭,就看到董宴如身體往前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