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一下環境(1 / 2)

那時候的校園還是很美的,雖然沒有什麼高樓,但是一座四層的教學樓還是給了我很多的歡樂,記得比較清楚的是教學樓的顯眼的地方寫的兩個大字:篤學,當時不知道“篤”,這個字讀什麼?所以就一直念成了“ma”學,怎麼都不理解“ma學”是什麼意思,後來查了字典才知道。可惜七年級的時候不是正在教學樓裏上課,而是在教學樓前麵的一排瓦房裏麵上課,那個教室還是比較適合學習的,一個很寧靜的一個角落,後麵有一條花帶,種的不知道是什麼樹,什麼花,也不在意,當時在意的就是老師和班裏的同學,除了上麵我的兩個同桌,還有一個高大威猛的班長:韓碩,這是一個傳說,也是一個神話,更是當時的厲害人物,韓老師選他當班長,真是一個非常正確而又有一定權威的代表,這也證明了,後來韓老師的選擇是多麼的明智,說道班長,不得不提另外一個女生,當時被我們成為“大小韓碩(爍)”,可是這完全不是一個人。直到去年我才知道,原來歲月並不能改變什麼,班長就是班長,還是那樣,好像歲月的刀並沒有舍得狠狠的割他一下,而唯一改變的,我覺得是,穩重之中透漏出一種獨有的成熟。而當時,一個180多的大個,坐在最後一排,靠近後門的位置,每當後門打開的時候,總會有一個翹著二郎腿,手裏拿著筆,好像在思考著什麼的智者或者霸者閃進眼簾,有時候我就覺得,是不是他在思考,為什麼桌子那麼矮,讓我伸不開腿呢?哈哈,這隻是開個玩笑。說了這麼多,我來帶著你領略一下學校的風光吧!學校的大門並不是那種高大威武的,兩根柱子,兩個笨重的鐵門,側翼還有兩個小鐵門,因為當時學校是封閉式的,一般情況下,大門是不開的,隻開兩個小門,而學校門口是各種超市和飯店,走進大門,是一條長長的水泥路,路的兩邊是一堵圍牆,圍牆的另一邊分別是兩個操場,一個東操場,一個西操場,我個人還是喜歡東操場,因為東操場不會長草,西操場後來每個暑假過來,我們都會去除草。繼續向前走,又是一個大門,這個大門沒有門,左右兩邊是教師家屬院,兩邊的牆上是各種黑板報和班級衛生紀律通報欄。迎麵是一棵大榕樹,至今應該屹立在那裏,好像是一種象征,又好像是以為守護神,再繼續向裏走,是一個花壇,花壇的邊上有一種叫不上來名字的花,夏末秋初的時候吧,會開出一整串白色花朵,很是漂亮,不過花期不長,很容易就凋謝了。哦,對了,在大榕樹的兩邊是兩條幽靜的小路,一條向東延伸至食堂,一條向西延伸至不知道是哪位老師的家,這兩條小路的圍牆裏麵都有若幹棵是月季還是什麼的樹,有刺,開出很漂亮的花朵,枝椏都伸出了圍牆,很是繁茂,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還是那麼的繁茂,還是已經被別的什麼稀有的東西代替了,我不知道,隻是覺得當時很好,裏麵的草叢也是後來畢業了,才進去,在那裏照了幾張照片。西邊的圍牆裏麵有一種葉子很大的樹,長得不高,很多時候下課從那裏過,我總會鍛煉一下自己彈跳,和韓碩一比高下,有時候會借助他的肩膀來完成一個漂亮的飛躍,扯下一片樹葉,隨手扔在地上,好像顯得自己多麼厲害,能飛似的。那時的我不知道是有無限的精力還是有一種調皮,總會那麼不自量力的調侃和炫耀。現在有時候走在樹下,偶爾也會有一躍而上的衝動,卻再也不會做出那樣的動作了。沿著大道繼續向前,路兩邊的綠帶伴著圍牆向前延伸,在盡頭,是兩個圓形的門,進去兩邊都是教室,向東進去,是七二班和七一班。向西是七三班和七四班吧!我記不太清了,隻記得我的好夥伴老貝,是在西邊的教室裏。而再向前,就是前麵我所說的教學樓了,看上年代挺久遠的教學樓,而教學樓的兩側分別是男女生宿舍,女生宿舍在東邊,有一道圓型的鐵門鎖著,而西邊,是一排小瓦房,隻有窗戶和門,這裏就是男生宿舍,沒有大門,隻有一個一個的小門,一個小門陪著一個窗戶,就是一間宿舍,當時我的宿舍就是和教學樓並排的一間宿舍,教學樓的後麵是男生廁所,終年不得陽光的陰濕之地。拿著鑰匙打開宿舍的小門,是黑幽幽的一片,即使是在白天,透過窗戶散發進去一點光芒,可以看到擁擠的幾張兩層的床,走進去,也隻能並排一個人走進去,床底下是盆子和鞋,上麵自然就是被子了!雖然地方很小,但是這裏是我生活了三年的老巢,房間不大,但是我記得當時裏麵住了10個人吧,略顯擁擠,但是住進去之後,才覺得,其實擁擠也沒有什麼不好,到了晚上宿舍是最熱鬧的場所,談天說地,博古論今,那是一發不可收拾,偶爾會有“竄床”的行為,也是非常高方便的,踏出一腳就跳進了別人的床上,我當時住在上鋪,我不知道我為什麼選擇了上鋪,是因為我去晚了被別人占領了,還是因為我身手敏捷自願選擇了上鋪,我不記得了,其實在上鋪也是有好處的,每天睜開眼睛看到的房頂的大梁和點點天空的光亮(房頂會有部分地方漏光),也是一種享受啊!比起下鋪,一覺醒來,看到的是黑灰色的木板要來的寬闊。這樣擁擠的宿舍當然是沒有水的,每天起床,拿著盆,牙膏牙刷,毛巾,洗發露,徑直的走過教學樓前麵的大道,走到我所在的的教室的後麵,那裏有一個水池和一排水龍頭,那裏就是水的發源地。至於為什麼會有個水池我不知道,難道是洗澡用的?明顯不是,因為那是露天的,而水龍頭所在的圍牆的另一邊可是女生宿舍啊,圍牆不高,可以很清楚看到女生宿舍,甚至透過窗戶都能看到宿舍裏麵的電燈泡啊。那這個水池是幹嘛用的,我至今也不知道。宿舍的起居生活雖然簡單,卻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裏麵的豐富生活,待我以後慢慢道來。在教學樓的後麵還有一個地方,那是我們的天堂,是一個不大的小賣部,雖然不大,但是裏麵有我們所需要的種種,我至今還記得,一次下雨天,我去買東西,在泥濘的路上撿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筆錢,還是10塊錢呢!真是太幸運了,從那以後,我有好幾年就再也沒有撿過錢了,難道是因為我沒有拾金不昧,上繳的原因嗎?小賣部一個房間不大,外麵打一個棚子,以擴大麵積,裏麵賣的東西可是非常齊全,日用百貨,學習百具,各種當時所需要的東西應有盡有。在小賣部的前後還有兩排排教師家屬院,班主任韓老師,化學老師,英語老師都住在前麵,語文老師,物理老師,政治老師住在後麵,而我後來最常出沒的地方一個是前麵一排最靠近裏麵,化學老師旁邊的一間小屋,和後麵一排語文老師所在的院子。教學樓最後麵還有一大片空地,那裏是老師們的菜園,也是我們勞動澆水的地方。那裏有一口很大的壓井,壓起來非常的累人。不過到了夏季,那裏是整個學校,綠色最多的一片,有黃色的油菜花,綠色的蔬菜,茁壯的甘蔗林,還有那一排與外界阻隔的高高的柏樹林。校園不大,五髒俱全,這也是當時我所生活的那一片廣闊的天地,可以讓我領略到各種迷一樣的事情,風一樣的結果,詩一樣的情感,畫一樣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