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軍東進山西直逼北京(5)(1 / 1)

山西與陝西隻是一河之隔。黃河在山西境內長達2000餘裏,是上天為山西設置的天然屏障。由於河岸線長,特別是冬季十二月至正月上旬黃河冰封時期,人們乘堅冰隨時可渡,隨地可渡,因此,黃河防守任務十分艱巨。不僅委派要員專門負責,同時又將黃河防務作為山西巡撫的職責之一。蔡懋德是崇禎十四年(1641年)十二月,擢為右僉都禦史巡撫山西的。對於黃河防守以及禹門渡口的重要性也是有清醒的認識的。他在十一月二十一日曾經明確指出:“今日防河,即所以防全晉,防晉即所以衛神京,關係安危最大且急。”十二月一份塘報稿裏曾說:“伏乞天語,嚴敕督撫鎮道專意督率河防,勿使一瑕可乘。賊勢飄忽無常,偵探宜靈,多方鼓勵勇敢入秦遠哨,毋徒本下不敢深入為辭,致誤軍機。”高翔漢在題本中說:更有可慮者,蓋晉中所恃黃流一帶耳。萬一賊兵刻下渡河,晉中無可恃,其地崩瓦解之勢與臣鄉不同。所謂不同,就是人心動搖而天下事難言矣。為了加強黃河防守,防止大順軍渡河東進,在軍事上作了相應的部署,實行分段把守,並增派副將熊通率部2000人到達河上。按照新的部署,巡撫蔡懋德同時負責山西黃河下遊的防務。為了落實防守任務,他領3000人來到平陽(今山西臨汾)視察並部署防守事務,並且責成有關將領防守河津。居住在太原的晉王朱求桂聽到哄傳李自成的大軍要攻打太原,惶惶不安,便與巡按汪宗文商議,馳書蔡懋德,要他趕快返回太原。他以2000人分守汾州、平陽。十八日,他帶著標兵千人離開了平陽,返回省城,將平陽的防務交給了守衛平陽的副總兵陳尚智。

此時黃河冰封,為大順軍先遣部隊渡河提供了便利。就在蔡懋德離開平陽的當天,大順軍在船窩(又叫沙窩)成功地渡過黃河,攻克河津。二十三日,奪取平陽,明知府張

然棄城而逃,吏民皆降。陳尚智懾於大順軍的威力,擁兵逃入泥潭山中,四處搶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