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中旬的一天下午。
呂達一個人正在看書。“呂達還沒走呢呀?”一個聲音飄過來,呂達扭頭一看,對他班的導員---美女教師王豔萍。“恩,下午沒什麼事,沒急著走”,呂達回答。
“聽說你最近讀佛經呢?”王老師問他。
“是的,我都有點想出家了。嗬”呂達答。
“出家?挺好的想法啊,靜靜的,我也很喜歡”王老師的話讓呂達多少有點小小的吃驚。
“我認識一位朋友,叫任誌力,他從小就在道觀長大的,我給你介紹一下,你去和他聊聊吧”,王老師熱情地說。“好的”,呂達接道。
在王老師的幫助下,呂達沒幾天就見到了這位任誌力先生。他們聊了很多,呂達將他關心的問題一並問了問。這包括:道是否是一門學問,出家修學是否可行,道的最高境界是什麼等等。任誌力都一一作答。最後,他對呂達強調:出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在寺裏及觀裏,和社會沒有太大區別,都有各種恩怨,不是你想象的那種清修的生活。
要是你對道學感興趣,改天,我可以帶你去樓觀台見一位道長。
他可以更專業地給你講講道。
幾天後,呂達與任誌力相約著去了樓觀台。
樓觀台,本名樓觀,是我國道教最早的重要聖地,因其說經台猶如竹海鬆林中浮起的方舟,常稱樓觀台。位於秦嶺北麓中部周至縣境內,東距西安70公裏,西距周至縣城15公裏,是著名的聖跡遊覽地。
樓觀創始於西周,鼎盛於唐,衰落於宋金,毀於宋末,振興於今。說經台,傳說老子在此講授過道德五千言。有宮觀30餘座。呂達、任誌力與王道長就在那說經台見了麵。落坐後,呂達與道長免去客套,直奔主題,問了一個他一直有疑問的問題:在人的社會中,真的有什麼方法可以致使人平安無病、青壯不老、生生不死嗎?且看道長回答:
“人的生命,源處父母交會、陰陽二氣相合。胎兒之質秉承著胎兒之氣生長,胎兒之氣伴隨著胎兒之質運化,氣與質生化三百日,胎兒的氣足質全,達到形態圓滿。在胎兒與母體分離之際,有靈光進入胎兒體內。人出生以後,氣升液降,氣液相合。經過五千日的氣與液的運化,人體之氣達到了最大。男性在十五歲左右,稱為童男。這時,後天之氣和先天之氣各占一半。如同東方升起的太陽。從此,走失元精,耗散先天之氣,氣的逐漸衰竭導致各種疾病、衰老、死亡。人在一生中愚昧無知,自己損耗靈光,一世凶猛頑固,時刻在減除著自己的壽命。這正是人的壽命有長久的,有短暫的原因。由生到死,由死到生。輪回轉世,不悟真諦,自甘墮落,透出靈光轉入他類。人喪失了至真的、根本的人性,而在旁門左道輪回,將永遠得不到解脫。有人幸遇真仙至人,幫助它消除罪孽,除去異類的皮殼,才能再次得到人身。在疾病和愚昧之中,隻有積累德行,曆經多難,才能升到洞天福地,仍免不了饑餓、寒冷、疾病、病患。”
“那人如何能不免於這些呢”呂達問。
“人生要想免去輪回,不入於異類軀殼,使人身無疾病、不衰老、不死亡、不受苦,必須成為頂天立地、負陰抱陽的人。先把人做好,不要成為鬼,再在人中取五仙,仙中升取天。”
“哪五仙”呂達追問。
“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