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2月初的一天。
晚上20:00左右,打會坐後,呂達來到了他的鄰寢。
自打來到大學後,呂達一直住在校第二公寓413房間。在呂達寢室的對麵就是呂達一個班的同學寢室,412房間。呂達所在大學的每個寢室住8個人,每個寢室配一個大的書桌,四把椅子。在412這個房間裏住著來自陝西、成都等地的同學。其中成都的同學有兩位。一位叫張一,一位叫王二。
當天晚上,412房間的同學聚在一起,都在休閑中。有弄蕭的、有彈吉他的、有下象棋的。呂達徑直走向寢室的書桌旁,信手拿起一副撲克牌。叫了一下王二。
“王二”,我們來玩牌吧。
“好的”,王二應道。
“玩什麼”,王二問
“擺個八門吧”
在呂達東北的老家,小時候奶奶經常獨自一人看牌、擺八門。所謂的八門,就是將撲克牌扣著按八個方向擺上,扣著擺三層,共24張。第四層將牌翻開。找對兒。成一對兒則將兩張牌移開。移開後將下層的牌掀開。如果掀牌的過程中,沒有對子,這時候就要用到手中的牌。依次掀開。每掀開一張就和桌麵上的八張牌對比一下。成對後拿開兩張牌。直到掀開所有的牌。全部成對兒就是八門剪開了。預示順順利利。
這天,呂達就按老家的規矩排著八門。
頭腦中沒來由的冒出一張牌。“紅桃圈兒”。
在擺到第三圈第二張的時候,呂達忽然有種衝動、自信滿滿地叫了一聲“紅桃圈兒”。直接將這張牌翻開了。
呂達永遠記得王二那差異的表情,死死地釘著那張撲克牌。
撲克牌很新。清楚地擺在大家麵前的就是一張紅桃圈兒。
待王二回過神來,問:
“你是怎麼做到的”
呂達淡淡的笑笑。“魔術啊”,“保密”。
哎,呂達除了這樣解釋,還能怎麼著。他問的答案就是呂達想知道的啊。
“我是怎麼做到的?”呂達想。
這個問題與當年在高中時發生的情況一樣,來無影,去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