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1 / 2)

君家隻有君雪駿、君雪駱二位爺,一個不過十三歲,一個才十一歲,都還是小小年紀,送不得姐姐出嫁,故此次由君家二姑爺喬大爺帶著君雪駿和送嫁隊伍,送君雪綺出嫁永寧。

君雪紋當年嫁到金家時帶去的嫁妝、隨嫁的莊子和鋪子,自然都是要留給玲姐兒出嫁的,故君太太按照君家嫡女的例,另位君雪綺準備了豐厚的嫁妝和隨嫁的莊子、鋪子。

除君雪綺隨身伏侍的四個大丫鬟和奶娘沈嬤嬤陪嫁過去外,還有沈嬤嬤之女沈欣月和四個小丫頭,另有負責看管莊子和鋪子的二房下仆,都是君太太非常信任的心腹陪房。

轉眼就到了七月初三,君雪綺出閣的前夜,君太太因舍不得女兒,特地過來聽雨院陪女兒吃晚飯,晚上還歇在了君雪綺的屋子裏,打算拉著女兒說說體己話,再教導囑咐女兒一番。

因次日要非常早的起來梳洗、妝扮,故晚上君太太很早就拉著君雪綺上床休息了。

君雪綺整個人的窩在君太太的懷裏,雙手緊緊的扯著君太太的衣裳,想著明日一早就要離開家了,想著出嫁後不能再陪在君母和君太太的身邊,想著出嫁的女兒不能隨便回娘家省親,心中越來越難過,眼睛慢慢就濕潤起來。

君太太愛憐的輕撫著君雪綺的秀發,忍著心中的不舍,含著眼中的淚水,柔聲囑咐道:“為妻為媳的道理,我這些日子都跟你說過了,續弦後娘的難為之處,你心裏也該明白了。這出了閣,你先是金家的媳婦,後才是君家的女兒,凡事都要以金家為重,待人處事要顧及到金家的體麵,別讓人家說咱們君家的女兒沒有規矩、不懂禮數。

“你兩個弟弟的年歲都還尚小,不能由他們帶著送嫁隊伍送你到永寧去,我已托了你二姐夫,由他帶著駿哥兒率送親隊伍送你出嫁。親家太太已將金家在永寧的一處小別院收拾了出來,你們到了永寧後就住在那裏,到時候迎親隊伍會去那裏迎你進門。往後幫著你看管莊子和鋪子的二房下仆已過去了,等你在金家安頓好了,再招他們進去吩咐事情吧。

“親家太太是你的親姨媽,你嫁過去了,有她這個婆婆在,我也不必擔心你進門後受委屈。隻是你背著續弦和後娘的名份,往後在金家行事一定要萬分謹慎小心,要把玲姐兒教養好,別讓那些別有用心之人,為你招來禍事。那個柳姨娘雖不是個省事兒的,但卻也沒有生出明禍,往後你對她多留些心就是了,不必太與她不對付。必竟她生了笛哥兒,就算是庶出,也是三姑爺的長子,她沒有功勞也是有苦勞的,隻要沒有惹下天大的禍事,就不好將她攆出金府的。所以你也別太急著收拾她,還是先站穩自己的腳要緊,別還沒有擺弄明白她,倒讓她把你害了。

“當然,我這樣說是不讓你在未站穩腳前找她的麻煩,卻不是讓你老老實實的受她的委屈。你要記住,你雖是續弦,可到底是金家八抬大轎娶進門的正室奶奶,她縱是生了兒子,也還是從側門抬進去的妾室。這妾室本就是在正室手底下討生活的,隻有你給她臉色看的道理,沒有她給你臉色看的道理,所以你萬不要讓她壓在你的頭上,失了你正室奶奶的威信。”

這些話,君太太已是翻來覆去的囑咐了君雪綺許多遍,足足嘮叨了許多日子,可是她還是覺得說得不夠,還是怕君雪綺進了金家會吃虧受委屈,更怕君雪綺被柳玲蘭算計了去。

君雪綺聽了君太太的話,心中更是感傷,可也怕招惹君太太傷心,故強忍著淚水,笑著安撫道:“母親盡管放心,女兒出閣之後,一定嚴守婦人的本分,絕對不給君家和母親丟臉。在婆家,有公公、婆婆和軒表哥照顧我,我一定會過得平平安安的。”

君太太聽了君雪綺的話,心中很是寬慰,本有許多許多話想跟君雪綺說,可是又怕招惹得君雪綺傷心大哭,明兒早上不好上妝出門,故忍下心中所有的擔憂,笑道:“我的好女兒又聰明又能幹,進了婆家門,日子定是會過得順心滿意的。好了,夜已深了,早些睡吧,明兒早上還要早起呢。”

就這樣,娘倆忍著心中的擔憂和眼中的淚水,緊緊的相靠著睡去。睡在西暖閣炕榻上守夜的吳嬤嬤和沈嬤嬤見內室安靜下來,方放心的睡去了。

次日天還沒有大亮,君家上下裏外就都早早起來,忙著料理君雪綺的出閣之事。

這君家最小的小姐出閣,君府所有下仆都謹慎小心的忙碌著分內之事,生怕在這樣的大喜日子裏惹出禍事,被趕出君府或是被賣去異地。

因君太太要在君雪綺身邊打理新嫁娘的準備,故君母一早就起來了,盛裝打扮後,扶著劉嬤嬤來到內院的大花廳招待前來送親的女客。喬大爺身為君家二女婿則帶著大爺君雪駿、二爺君雪駱在外院款待男客。江姨娘則帶著下仆們忙著打理酒席、送親等事。

君雪綺身著火紅的華美嫁衣,端坐在梳妝台前,從鏡中望著臉上掛著淚痕,為她梳妝上頭的君太太,輕輕的將她的縷縷秀發梳成婦人發式,然後將新打造的精致華美的頭麵首飾,一一為她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