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趙弘羽這麼快就看透關鍵,譚章笑著點了點頭,自然地接過了話頭。
“不單是這樣。”
“娶了玉兒,趙雍一來,可以擺脫楚國借著羋氏皇後,對趙國施加的影響;”
“二來,可以借著玉兒與我巴地交好,以圖壯大。”
“如果真讓趙雍做成了這兩件事,那趙國,或許真的能在幾十年內強大起來。”
“但趙雍,卻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說到這裏,譚章隻落寞的再歎一口氣,旋即滿是深意的望向身旁的趙弘羽。
“如果老夫沒猜錯的話……”
“——既然如今的大趙,次輔大學士還姓董,那首輔大學士,也應該是姓何吧?”
聽聞譚章此問,趙弘羽隻稍一愣,旋即略帶驚詫的點了點頭。
就見譚章滿是感懷的再歎一口氣,才繼續說道:“這,就是趙雍當年,忽略掉的關鍵所在。”
“——齊、楚垓下之盟,並不單單約定了‘趙氏為王’‘羋氏為後’!”
“除此之外,齊楚兩國還約定:各派一個本國宗族,分別幫助趙王、羋後治理趙國。”
“齊國派出的,便是大趙曆代首輔學士的師祖:臨淄何氏;”
“而楚國派出的,則是大趙曆代次輔學士的師祖:彭城董氏……”
“彭城!”
“董,董氏!”
譚章話音剛落,就見趙弘羽騰地一下從座位上彈起,惹得周遭眾人也是嚇了一跳!
卻見趙弘羽神情驚駭的看向譚章,待看見譚章又一點頭,才滿懷驚詫的抬起頭。
“董氏……”
“董氏世世代代,都是羋氏的人?”
“不,不對……”
“董氏、羋氏,都是楚國的人!”
“所以……”
“——害死母親、舅父的,都是楚國?”
“是董、羋二姓?”
趙弘羽驚駭間的自語,卻惹得譚章滿懷唏噓的一點頭。
“沒錯。”
“阿牧之死,是那個姓董的次輔之子惹的事,便必然是董氏有意為之。”
“而玉兒死後不過半日,羋太後便也死去,要說這裏麵沒有羋氏作祟,也斷然不可能!”
“所以,這看上去似乎都沒有關聯的一切,都不過是楚國,和趙王之間的暗鬥而已。”
“——趙雍不想再被楚國掣肘,不想再被羋氏皇後牽絆。”
“而楚國為了阻止趙雍,不惜用阿牧、玉兒兩人的性命,來破壞巴—趙之好。”
“就連羽兒太子之位被廢,恐怕,也不過是因為羽兒身上,留著我譚氏一半的血脈,而不是他楚國羋氏的血……”
以極其複雜的情緒,道出這段似乎非常冰冷,實則滿含滔天盛怒的話,譚章便站起身,目光滿是嚴峻的看向趙弘羽。
“阿牧的仇,我巴地,已經算在了楚國,和董氏身上;”
“玉兒的仇,則算在了楚國、羋氏,以及趙王趙雍頭上。”
“至於以後,我巴地和趙國該如何相處……”
“恐怕,就得看羽兒,是想做一個怎樣的趙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