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因為饑荒,所以容不下一個姑娘(1 / 3)

寒門龍仕 “大爺,可憐可憐我,給口飯吃吧。”

“這是蝗蟲的肚子,敢吃嗎?”

大楚天佑七年,北方大旱,朝廷開倉放糧,然而因為層層貪汙,依然導致了百姓民不聊生,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易子而食的殘忍景象。

楚國君熊文武大怒,下放了不少朝廷高官,親自監管發糧賑災,人稱“發糧官”。

河北鄴城,是大楚再普通不過的一處小城,也是這次旱災的波及之處。

走在街上能看到,平日裏賣菜的攤主都會拿出爛菜葉討生活,甚至不少窮人擺出了兒女插上草簽販賣,可見時局之艱難。

一個書生從街上穿過,隻見此人丹鳳眼,臉上呈現出一種不健康的白色,顯然平日吃得也不算好。

五官雖無出彩之處,但好在端正,尤其一雙眼睛炯炯有神。他身上的青衣還算整潔,不少邊角的地方已經洗破了,可以說是在強行撐著門麵。

突然,地上的一隻手抓住了書生的長衫,隻見一個乞兒灰頭土臉,有氣無力的求食,書生輕鬆掙脫開,剛想轉身便走,又於心不忍,歎息一聲,在口袋中摸出了一把金黃色的食物,塞進乞兒的身上。

“啊”乞兒也被嚇了一跳,沒想到看似衣冠楚楚的人,竟然吃蟲子,他嚇得剛想扔掉,書生又說:“扔了,說明你是餓死的命,吃下去,如今是秋後,郊外蝗蟲眾多,你每日都抓一些,用火烤熟後吃掉,應該能撐到發糧官的到來。”

看乞兒還在猶豫,書生拿起一個,放到嘴中嚼了起來,似乎吃得很香。乞兒見了,一把將手中的蝗蟲肚子全部吃下去,他淚流滿麵,一邊叩頭,一邊含糊不清地說:“謝謝大爺,大爺長命百歲。”

書生擺擺手,繼續往前走,不一會兒就來到了一間破舊的別院。院子無牌匾,而是有人用毛筆公正地寫了兩個大字:“學舍”。

學舍設施簡陋,幾張桌椅,十幾個孩子打打鬧鬧,從六七歲到十二三歲不等。

這個年月,還能湊錢讓孩子讀書的,必然是家中還有餘糧,所以孩子們的氣色還不錯,與外麵的小乞兒形成鮮明對比。

見書生來了,所有學生立刻嚴肅起來,齊聲喊道:“先生。”

書生名為葉蘇木,頗有才名。這個年月,想要參加科舉中的鄉試,需先通過城中的科考。葉蘇木三次科考皆不中,讓他成為了鄴城的笑柄。

鄴城的人都清楚,葉蘇木不是沒有才學,隻是眼下大楚國重武輕文,朝廷輕視科舉,導致科舉內部舞弊嚴重。

尤其是科考,因為這一道工序裏把關的是鄴城知府,朝廷根本無心管製。鄴城知府貪婪無度,葉蘇木又窮的要死,人脈全無,所以科考屢屢不過,根本連科舉的門檻都摸不到。

鄴城富人家的孩子都有私塾教育,雇傭得起秀才;窮人家的孩子壓根不上學,要麼務農,要麼參軍;苦了中產家庭,沒錢雇傭秀才舉人,又不忍心讓孩子們不識字。

於是,幾家人湊在一起商量,他們湊錢讓葉蘇木教書,葉蘇木攢下的錢可以“納粟入監”,即花錢買一個鄉試的資格。

沒想到,恰逢北方大旱,糧價大漲,葉蘇木本就沒幾個錢可賺,這下更是差點連飯都吃不上,所以攢錢無望,通過科考進鄉試也無望。

雖然是秋後,但天氣一絲風都沒有,學舍裏的讀書聲卻朗朗上口。眾人覺得口幹舌燥之後,葉蘇木示意大家休息喝一口水。學生們登時炸了鍋,又開始嘰嘰喳喳起來。

“先生,你知道嗎?”有一個半大男孩兒,約莫已經過了十歲,名鄭寒水,下了課就迫不及待的上前說道:“白薇姐姐明天出嫁。他們家因為太窮,白薇姐姐的父親將她許配給了二狗子。”

“二狗子長那麼醜,白薇姐姐那麼漂亮,真是一支鮮花插在牛糞上!”

“是啊,我記得白薇姐姐的意中人是先生。”

“要是先生能再有錢一點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