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蛇最多的地方應該是最怕蛇的地方。新幾內亞高地蛇的數量非常多,是城市居住人口的許多倍,而且,新幾內亞人被蛇咬死的事情發生得很多,甚至還發生過一條巨蟒咬死了一個十幾歲的男孩,並且把男孩完全吞噬了的事情。可是,新幾內亞人不怕蛇。心理學家拿出最嚇人的蛇的圖片給新幾內亞人看,新幾內亞人看了圖片大都會癡癡地笑,他們看到別地方的人類這麼害怕蛇,就覺得十分可笑——蛇有什麼可害怕的?
是經曆和學習,讓新幾內亞人不再害怕蛇。假如他們害怕蛇,那麼他們一定會活不好,因為那裏蛇太多了,那裏的蛇三分之一有毒,被蛇咬死的幾率真是不小。天天怕,就會天天恐懼。恐懼的滋味超級不好,會使活著這件事生不如死。我也說過,恐懼是一隻使勁晃動生命瓶子的手,讓生命瓶子裏的泥沙動蕩不已,讓我們把美好生活看不清亮。而新幾內亞人選擇了重新麵對自己對蛇的恐懼,如果它們不征服蛇,蛇就會征服他們。於是,新幾內亞人的祖先就會在與蛇的角逐中,學會分辨毒蛇的種類,他們甚至還學會了變廢為寶的營生。他們把沒有毒的蛇抓起來,變成美食用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在這樣的進化過程中,新幾內亞人的祖先已經與身邊的蛇和平相處,這樣的基因一代代遺傳給了他們的後代,使得如今的新幾內亞人不僅不怕蛇,還能與蛇較為親近。
這是個有趣的例子。這個例子也說明某些人類根深蒂固的行為是可以改變的。人類在與自然的鬥爭之中,很多的危機都通過聰明的智慧和能耐的掌握給解決了,例如,過去的肺結核就是一個極度讓人類恐懼的疾病,很長一段人類曆史,得了肺結核就像得了如今的癌這樣令人恐懼。現在人類已經把肺結核病的醫治掌管得很好。近百年來,由於科技的發達和醫學的進步,這種進步屬於分子裂變那樣規模宏大的進步,使得人類對自己身體的了解和情緒的了解深入了很多,也使得人類的壽命在對於問題的不斷解決中得到了太多的延長。這樣下去,這些不斷地變得已知的事物,就會在人類的基因中有所標記,進而不斷的進化,變成一種記憶長存於我們後代的基因之中。
當然,我舉的這個例子當是個光明燦爛的例子,還有不少人類尚還沒有解決的問題一直擺在人類的眼前。這些新生的問題也會變成人類的恐懼基因積攢在我們的基因中一代代傳下去。癌症就是一個至今讓我們聞其色變的恐懼信息。對衰老和死亡的不定期等待也是。這使得我們一直像一個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一樣充滿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