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2 / 3)

受精後,合子在輸卵管中要經過 24 ~ 27 小時的發育。

在如此長的時間內,合子已發育到了囊胚階段甚至原腸胚早期階段。

此時在卵黃上可見略大白色圓盤稱為胚盤,其中包含了成百上千個細胞,因此這時的雞蛋,已不再是一個細胞了。

產蛋母雞如果沒有接受雄雞交配,其所產蛋的卵子停留在減數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因此,這樣的每枚雞蛋(嚴格地說是蛋黃)可以看成一個很大的細胞。

3.胚盤始終向上

被係帶懸著的卵細胞,由於卵黃顆粒的重力,就像一個不倒翁一樣,其重心始終在下半部,這樣無論蛋的位置如何,使胚盤總是朝上,即朝著母雞溫暖的身體,有利於接受親鳥孵卵。

4.氣室在雞蛋的鈍端

雞蛋的一頭鈍一頭略尖。

鈍端氣室的存在,使蛋的重心要向小頭偏移。

由於形狀和重心的原因,當蛋平置時,卵黃總是傾向於尖的一端,如果滾動,會轉圈滾動而不至於滾遠,而且滾動時,總是大頭在外,如果有小損傷,不至於影響全卵。

若氣室不在鈍端,雞蛋就成了“不倒翁”,不利於胚胎的保護和孵化。鈍端有氣室,當小雞快要孵化出來時,它的頭往往朝向這裏,然後再用它的嘴穿入氣室,便可直接呼吸氣室裏的空氣。雞蛋的形狀,和小雞在蛋中的形態有密切的關係。蛋的尖端正是小雞兩腳的支持點,起到有力的支撐作用,因此最初啄開的蛋殼往往偏向鈍端。

5.多黃蛋和軟殼蛋

雙黃蛋、三黃蛋主要是母雞卵巢中卵泡成熟時間太近或同時成熟,成熟的卵子不斷地排向輸卵管,使二三個卵在輸卵管內相遇,被卵白或卵殼膜包在一起而成,即兩個或三個蛋黃被包在同一個蛋殼裏,成了雙黃蛋或三黃蛋,形成時期多為剛產蛋的子雞。

蛋殼很薄,甚至幹脆沒有蛋殼,稱之為軟殼蛋。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在母雞的食物裏,需要含有大量的鈣質,如果食物中缺乏鈣質或維生素 D ,或因注射雞瘟疫苗後的反應、或因雞受驚後輸卵管蠕動加強,卵殼來不及形成就產出等就可能產出軟殼蛋。

三:雞蛋的營養成分

據分析,每百克雞蛋含蛋白質12.8克,主要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並與人體蛋白的組成極為近似,人體對雞蛋蛋白質的吸收率可高達98%。每百克雞蛋含脂肪11~15克,主要集中在蛋黃裏,也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固醇類、蛋黃素以及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D及B族維生素。這些成分對增進神經係統的功能大有裨益,因此,雞蛋又是較好的健腦食品。

一個雞蛋所含的熱量,相當於半個蘋果或半杯牛奶的熱量,但是它還擁有8%的磷、4%的鋅、4%的鐵、12. 6%的蛋白質、6%的維生素D、3%的維生素E、6%的維生素A、2%的維生素B、5%的維生素B2、4%的維生素B6。這些營養都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它們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修複人體組織、形成新的組織、消耗能量和參與複雜的新陳代謝過程等。

【蛋白質】:雞蛋含豐富的優質蛋白,每100克雞蛋含13克蛋白質,兩隻雞蛋所含的蛋白質大致相當於50克魚或瘦肉的蛋白質。雞蛋蛋白質的消化率在牛奶、豬肉、牛肉和大米中也是最高的。

【脂肪】:每100克雞蛋中含脂肪11. 1克,大多集中在蛋黃中,以不飽和脂肪酸為多,脂肪呈乳融狀,易被人體吸收。

【膽固醇】雞蛋黃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每百克可高達510毫克,因此,不少人,特別是老年人對吃雞蛋懷有戒心,怕吃雞蛋引起膽固醇增高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雞蛋中雖含有較多的膽固醇,但同時也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卵磷脂進入血液後,會使膽固醇和脂肪的顆粒變小,並使之保持懸浮狀態,從而阻止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積。因此,科學家們認為,對膽固醇正常的老年人,每天吃2個雞蛋,其100毫升血液中的膽固醇最高增加2毫克,不會造成血管硬化。但也不應多吃,吃得太多,不利胃腸的消化,造成浪費,還會增加肝、腎負擔。

【氨基酸】:雞蛋中蛋氨酸含量特別豐富,而穀類和豆類都缺乏這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

【其它微營養素】:雞蛋還有其它重要的微營養素,如鉀、鈉、鎂,特別是蛋黃中的鐵質達7毫克/100克,但蛋黃中的鐵為非血紅素鐵,與卵磷脂結合存在,利用率僅為3%;蛋中的磷很豐富,但鈣相對不足,所以,將奶類與雞蛋共同食用可營養互補。雞蛋中維生素A、B也很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