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葛南(1 / 3)

巍峨磅礴的山峰腳下,有一條清澈無比的溪流,溪水內有十幾條巴掌大小的青魚正四處逃散。

一名少年正背著簍筐,拿著一柄木質叉子,捆著腳褲帶子,光腳踏在溪流內,捉魚。

少年盯住一條正躲在水草中,露出半截身子吃著綠青藻的青魚,手臂使勁,根莖鼓起,聚精會神用力將木叉甩了出去,木叉如電蛇一般,直接將青魚洞穿。

而魚卻在木叉上,身體上下擺動想要逃竄,可是無濟於事,一下便被少年收進了簍筐裏。

“好耶!又捉到一條。”少年用卷起袖子的手背,擦拭了一下髒兮兮流滿汗的臉頰,心情激動的歡呼。

少年名叫葛南,今年十五歲,是青陽縣,木桶村的一名樸素農民家的孩童,每天上山打獵,維持病重母親的生活。

從幼小父親早逝,與母親相依為命,自從三年前母親病倒,他就變得獨立了起來,朝九晚五的上山打獵,采集吃飯的食材,因家裏窮,去鎮子上買不起名貴的藥物。

所以隻能去到山上,收集一些野山的藥材,自己熬製藥物為母親治療疾病。

村裏的人都很樸實敦厚,見他很小又很自強獨立,還要照顧一個病倒的母親,不由心生憐憫,基本有什麼好吃的都會給他分一點。

今天葛南收獲了滿滿一筐的青魚,還背著一個滿載藥材的布包,興高采烈的光腳下山,哼著小曲,好不自在。

六月的天,多雨的季節,山裏潮濕的很,樹葉的露珠都滾滾一大片,山雞都很難打獵到,不過他發現了這條小溪,裏麵的青魚紮堆滿了,所以這次也算是收獲豐碩。

髒兮兮的臉頰,好幾塊泥土紮在頭發上,臉上也盡是泥巴,不過對於這些,他都不怎麼在乎。

反而此刻的他嘴角笑的卻合不攏嘴,時不時的拍著竹簍,唱著民謠“山高高!水長長!回家阿媽阿爸康!路遙遙,人吵吵,隔壁阿娃胡蘿扛!....”

從雞頭山距離木桶村大概幾裏地,不算遠,但沼泥層層,再加上最近幾天下著大暴雨,路麵變得格外滑溜,稍有不注意就會摔跤。

但葛南已經習慣了這種路了,稀泥從光腳的縫隙裏竄出,一步一個腳印,冷冷又滑溜的感覺,像是踩在泥鰍背上。

在離村還有幾百米左右的距離,木桶村就在眼前了,可是葛南卻臉色大變,遠望著火光衝天的木桶村,頓時快步跑去,甚至偶爾差點摔跤滑倒,幾分鍾跑到村口,目色村子內的場景。

屍橫遍野,小孩,大人,老人的屍體,橫七豎八的躺在泥土地上,木質土堆的房屋倒塌一地。

還有房屋木板正在燃燒著火焰,一層層火焰竄天,哪怕季節濕潤,空氣潮濕,也阻止不了這種火焰無的放矢地肆虐茅草屋和木板屋。

葛南邁著沉重的腳步走進了村子裏,泥巴水遍布在他的小腿上。

可是他的神情卻顯得格外失魂落魄,眼眶通紅,小跑到一位熟悉老人的身邊,然後翻起老人的身子大聲呼喊道:“吳伯!”

吳伯是一位孤寡的老人,從小孩子就離逝去了,對葛南很好,相當於對自己孩孫一般照顧。

曾經在他們家最困難的時候送過雞蛋,大餅,還有很多蔬菜,為人很淳樸,也很慈祥,葛南也真真切切的把吳伯當成了自己地爺爺。

可葛南翻起吳伯那蒼白的手,看向吳伯的臉時,眼眶更紅了,眼淚一點點滴在手中,吳伯胡子上沾滿了血,那慈祥的麵孔掙紮著想要表達什麼話語,可是瞳孔卻是灰色絕望的一大片。

將吳伯安置到沒火的一邊,此刻葛南心悸無比,眼眶濕潤,趕忙跑回自己家,當看見土院子倒塌的圍牆,葛南心急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