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景年放下望遠鏡,“這裏以前是小漁村,村裏的人靠捕魚為生,幾年時間發展成這樣已經很快了。”

休息一會後,兩人往隔壁的電子大廈走去。

裏麵都是一些電子元器件、簡單的電子產品和電子設備及配件,一樓大廳還有電子技術服務。

電子大廈裏麵的東西基本上不需要票,有錢就能買。

華國人都是黃皮膚,要想分辨是哪個省份的可以憑口音,雲邊月聽著大夏裏麵的各種普通話口音的人,裏麵基本上是公派來探點的,特區特區,這個地方以後肯定會繁華起來。

來都來了,趙景年打算離開那天拉一車收音機、電子表、計算器這些小電子產品回京交給柳俊生倒賣,到時候一轉手能撈手一大筆。

一下午都在電子大廈晃悠,傍晚的時候雲邊月和趙景年在招待所附近的小攤吃腸粉,一邊吃一邊聽周圍人的聊天。

第二天,兩人開車在周圍溜達。

以電子大廈為輻射,一路上都在施工,路上遇到最多的車是拉水泥拉泥土的車子。

車子在一處山坡上停下來,雲邊月放下手裏的望遠鏡,開口道,“阿年,咱們要在這裏買一塊地,說不定以後要來這邊建廠,以後這裏可能是全國科技最發達的地方。”

趙景年伸手扯了扯皇後娘娘的臉頰,“現在深市禁止買賣和表象買賣土地,同時也禁止出租和擅自轉讓土地,咱們想要申請很難。”

兩人開著車在深市轉悠,遇到一些外國人,基本上都是來探點的外資,還有不少華僑。

其中一位華僑趙景年在姥爺的相冊裏看到過,找了個由頭上前打招呼。

沈先生聽著趙景年的話有些驚訝,“老穀的外孫?”

趙景年點點頭,“我在姥爺的相冊上看到過你和他十幾年前在長城照的照片,沒想到真的是沈爺爺,聽姥爺說你們一家都去國外生活了。”

沈先生沒有完全相信趙景年的話,回國一年多他遇到不少打著各種幌子接近他的人,把趙景年帶到一邊問話。

趙景年知道沈先生的顧慮,要是他遇到一個陌生人突然上前搭訕比對方還要警惕,“我姥爺去雲省那邊生活十年,前幾年才回京都,沈爺爺在明誌胡同的家現在變成了大雜院。”

沈先生問了一堆穀家的事情確定趙景年真的是老朋友的外孫才放下戒心,“你來深市是出公差?”

這邊,趙景年和沈先生打聽國外的事情,那邊,雲邊月架著望遠鏡觀察腳下的土地,站得高看得遠,前兩天才看到的大樓現在已經蓋了三層,這是一天一層半的速度。

“這個地方還真是落後,就連我們國家的小鎮都比這裏發達,真不知道公司是怎麼想著的。”

“確實,這裏比我們的貧民窟還落後,其他地方肯定更加貧困落後。”

兩人對話用的是英語。

雲邊月扭過頭看著兩個金發碧眼的外國人,她大學的時候把英文順手修了,雖然比不上專業的外語係學生也能聽懂身邊兩人對深市的貶低,落後就要挨打和落後就要被嫌棄是一樣的,不過她的祖國再落後也不能讓外國人貶低,開口用英文回懟,“不喜歡可以離開,沒人求著你們來。”